返回

第二十七章 绝地辉煌(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七章 绝地辉煌(二) (第2/3页)

 叶剑英问:“如果发生意外情况怎么办?比如降落伞出问题,发生地爆等,安全措施能跟上吗?”

    张震寰回答,出现意外情况的安全措施,都有了。总参作战部、总后勤部、国家卫生部、国防科委等单位组成了安全防护小组,统一组织指挥意外情况下的紧急安全防护工作;兰州军区在敦煌等地区开设了指挥所,统一组织指挥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地区的安全防护工作;为了能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居民,铁道部组织4列火车,于试验“零时”前在玉门哈密区间待命;总后勤部和国防科委抽调300多辆汽车集结在敦煌地区待命。

    周恩来说:“现在看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关键是保证伞的强度和正常开伞。”

    聂荣臻在笔记本上,写了个大大的“伞”字。

    会议即将结束时,周恩来有些为难地望着聂荣臻说:“聂老总,我还想请你去一趟罗布泊,可以吗?”

    众人都望着聂荣臻。聂荣臻庄重地站起来:“总理,我义不容辞!”

    核试验基地场区,戒备森严的地下装配工号,装配台上,中国第一颗氢弹已经总装、检查完毕,只待装上飞机投掷了。

    邓稼先异常庄重地在《氢弹试验任务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核弹总装、检查完毕,插好雷管,准备进行试验之前,每次都需要有一个负责人签上自己的名字,以表明这一颗核弹的准备工作已经一切就绪,可以点火了。这是对祖国负责的一次重要签字,非同一般。邓稼先作为理论部负责人,以至后来他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期间,这副千钧重担许多次是由他来挑的。而每次核爆“零时”前,对于签署者的煎熬是异乎寻常的。

    一颗核弹要点火了,可是在原理方面,一点儿漏洞都没有了吗?好几十万个数字的计算,是否都准确?那么多的零部件是否都合乎要求?材料怎么样?这一连串的问题,都会让邓稼先无法安心。

    我们采访过一些当年和邓稼先很熟悉的人,他们都提到,邓稼先在每次核爆签字之后,都会有一小段时间全身冰凉。这样重的心理压力,使他坐立不安。由于紧张,每隔一会儿他就去一次厕所。

    杨振宁先生在纪念邓稼先的文章中也写道: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换上谁恐怕都会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