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艰难时日(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 艰难时日(四) (第3/3页)

:“图纸就是图纸嘛!把**像印到这上面,不严肃嘛!如果谁不小心撕破了,滴上点墨水,不就又说不清了?又是一个政治事件!回去给他们讲清楚,这样不妥。”

    李觉说:“好的。”

    周恩来指指胸前:“我对**是很尊重的,你们看,我就戴这一个‘为人民服务’。”

    这次会议,原则同意国防科委和二机部关于氢弹原理试验各项准备工作的安排,同意在12月底或1月初进行氢弹原理试验。

    会议即将结束时,周恩来问叶剑英和聂荣臻,还有什么要说的。叶剑英说,对于这次试验引起的放射性沾染问题,要严格控制,要选择适当的气象条件,掌握好高空气象,尽量避开、减少对试验场区下风附近地区的污染。聂荣臻则说:“没什么可说的了。我请求中央,批准我到核试验基地,主持这次试验。”

    周恩来久久地望着聂荣臻,然后默默地点点头。

    1966年11月下旬,寒风刺骨的罗布泊大戈壁滩,又一次迎来了参加核试验的大军,理论、设计、试验、生产、装配等等各路人马汇集到这里,准备进行氢弹原理试验。罗布泊再一次沸腾起来,严寒似乎退却了,政治风暴也暂时退却了。

    1966年12月21日,氢弹装置空运到试验场。

    但在场区指挥部,张蕴钰、张震寰、程开甲等人望着外面的风雪,却是眉头紧皱。因为各方面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天气了。这几天,场区云底高度只有600至800米,还下着间断性的小雪。

    离年底不到10天了,还能抓住一个好天吗?

    气象室报告,他们经过反复研究预测推算,得出结论,阴雪天气维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时好天。就是说,年前有希望让氢弹装置爆响。

    氢弹装置吊到了110高的铁塔上,进入待命状态。

    短时好天什么时候出现,是个必须说准的问题,因为”零时”定得比好天出现的时间早,就会出现全场焦急地在现场等天气;”零时”定晚了,短时好天过去了,就失掉了良机。

    这一次,天气把指挥部的领导折腾坏了。

    幸好,气象小组综合研究得出结果,预报12月28日中午,场区阴雪天气可能一度好转,出现适于执行任务的短时好天。

    程开甲认为,”零时”选在中午最好,因为当放射性烟云到达下风方向的居民区时已是深夜,居民都在室内,不致受到影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