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风云突变(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四章 风云突变(三) (第2/3页)

切缺陷都要弥补好,要做到所有检查结果都没有问题,尽最大努力使试验获得成功。在该做的都做好之后,也要敢于冒一定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啊,要沉着地打好这一仗。另外,发射前,要让部队好好休息,搞好伙食。叶参座,请你给大家讲讲。”

    叶剑英点点头:“同志们,这次试验搞成功,会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过五关斩六将,‘热’试验是最后一关,一定要检查得更仔细,连一个螺丝钉都要检查到,提出一百条、若干条方案,坚决杜绝疏忽大意。”

    叶剑英讲罢,周恩来又提出,请聂荣臻说说。聂荣臻道:“我深信我们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基地的同志,都具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听了各方面的汇报,我认为我们的设计工作做得是扎实的。我们‘东风二号甲’导弹已经多次试射,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发射成功率是经得起考验的。再说,为了使我们国家的导弹能够真正成为具有强大作战威力的武器,也必须趁早进行两弹结合试验。为了使同志们增强信心,使各项工作力争做到万无一失,我决心决心到现场去主持这次试验。请中央批准!”

    聂荣臻的话引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也许没有人会想到,聂荣臻主动要求到第一线去指挥。

    周恩来满意地点点头:“有聂老总去亲自主持,我们更感到放心了。”

    人们鼓起掌来。会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10.你在现场指挥,一切由你决定“真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

    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参试各单位都做到精益求精,有一个小故事,至今仍被人传诵发射二中队操作手王长山对弹体进行内、外检查时,发现弹体内部24号插头部位有一根约5毫米长的小白毛。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用细铁丝挑,都没能取出,最后找来一根猪鬃,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挑出了那根小小的白毛。钱学森听说后,特意赶来,对王长山进行了热情的表扬,他还掏出一个手绢,郑重其事地把那根小白毛包好,说:“我要带回北京去,这是作风细致最典型的事例,是每一个科技人员都应该受到教育的。”

    1966年10月24日晚上,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三人,来到钓鱼台国宾馆**临时住处,向**汇报即将进行的两弹结合试验。聂荣臻说,两弹结合试验箭在弦上,发射场、靶场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笑道:“谁说我们中国搞不成导弹核武器呢,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

    众人都跟着笑起来。周恩来说:“根据试验准备情况和天气情况,试验部队提出,就在这几天择机发射。现在就请主席最后下决心。”

    **立刻道:“我同意!时机成熟就不要犹豫。”

    众人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