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四) (第3/3页)

承书鼓掌,以表示敬意。王承书腼腆地笑着,眼圈渐渐湿润了……

    王承书1980年才结束两地分居,回到北京。那年她已经68岁。1992年,张文裕教授逝世后,王承书把他们积蓄的10万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1994年,王承书去世之前,立下遗嘱:把积攒的10万元钱和3万元国库券再次捐给“希望工程”,其余的存款全部交党费。她躺在病床上说:“回想这一辈子,自己觉得做人还算比较正派,但没有做到一个真正的好***员。”1994年6月18日,这位女科学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看到她交的最后一份党费七千二百二十二元八角八分,很多人流下了眼泪。

    尽管这样,王承书仍然觉得自己没有做到一个真正的好***员。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邓一平一行乘坐的专列徐徐驶进导弹试验基地车站的站台,喘着粗气停下了。李福泽、栗在山等基地领导上车,请中央首长下车到招待所休息。邓小平说:“现在是深夜,我和一波同志商量过了,就不下车了,在车上休息,天亮再下车。”

    李福泽说:“这怎么行呢?首长们到家门口了,不下车。”

    薄一波说:“不能因为我们来了,影响基地官兵休息。这一路上,小平同志都是这么要求的。”

    李福泽仍在犹豫着。邓小平挥挥手说:“就这么定了,你们也回去休息。”

    这一夜,邓小平一行就是在火车上过的。

    第二天,从车站通往导弹试验基地营区的大道上,很多官兵和职工、家属们夹道欢迎中央首长。方平、秦小阳也在人群中。小方涛骑在方平的脖子上,很是得意。

    两辆敞篷吉普车驶过来了,李福泽陪同邓小平在前面一辆上,政委栗在山陪同薄一波在后面一辆上。但是,车速太快,两辆吉普车转眼间驶过去了,走远了。人们都遗憾地说:“车速也太快了,根本没看清中央首长的脸。”

    意犹未尽的人们追到基地小招待所,找到李福泽反映,说刚才车速太快,根本没看清中央首长的脸,希望中央首长再接见一次。李福泽开始不同意,后来秦小阳说:“司令员,中央首长好不容易来一趟,得让大伙仔细看看。下面有重要任务了,正好给同志们鼓鼓革命干劲嘛!”

    李福泽拗不过众人,只好进屋去找邓小平请示。邓小平爽快地说:“那好吧,满足同志们,再来一次!”

    结果,真就重新来了一次。两辆吉普车一前一后,缓慢地开过来。夹道欢迎的队伍,在锣鼓声中,高声地喊着欢迎口号。邓小平、薄一波微笑着挥手致意……

    邓小平等领导视察了专为两弹结合试验而建设的发射阵地。这是邓一平唯一一次来导弹试验基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