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第2/3页)

谁都用力。说起对卫星的感情,他不比任何人差呀。

    很快,科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张劲夫把赵九章叫到办公室,兴奋地告诉他,院里经请示聂荣臻元帅后,准备正式成立“651”设计院,打算由赵九章出任院长,工作抓总,由钱骥担任总设计师、技术负责人。赵九章赶紧说,院长这副担子太重了,他还是做点具体的研究工作,最好不担任领导职务。张劲夫说:“老赵,让你担任院长,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你就不要推辞了。请你抓紧时间,着重抓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抓紧时间筹建各个实验室,先叮叮当当干起来再说。”

    赵九章说:“感谢组织上对我赵九章的信任,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早日上天,我一定竭尽全力。”

    张劲夫问:“老赵,你还有什么建议?”

    赵九章说:“除了抓紧卫星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筹建各个研究室之外,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加强地面观测系统的工作,这样卫星上得去之后,才能跟得上,不至于跑丢了。”

    张劲夫打开笔记本,记了下来。

    接下来,赵九章和钱骥立即带领业务骨干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准备,他们很快拿出了第一颗卫星各分系统的初步方案。方案搞出后,这颗卫星叫什么名字,却难住了众人。因为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不可能随便起一个名字,就好比是当父母的好不容易生下个孩子,却苦苦拿不准孩子叫什么名儿,日思夜想呀,想了一个又一个,都不满意。后来,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突然提议:“我看就先叫它‘东方红一号’,行不行?”

    这一提议让所有人眼睛一亮,几乎是无可争议地被采用了。

    不久,钱骥等人带着总体设计方案直接向周恩来汇报,当总理得知他姓钱时,便握住他的手,风趣地对众人说:“我们的卫星总设计师也姓钱,看来我们搞原子弹、导弹和卫星,都不开钱啊!”

    关于卫星上去后“听得见”的问题,苏联第一颗卫星上发出的信号是断断续续、嘀嘀哒哒的电报码,我国第一颗卫星应该比苏联的先进,所以至少得让它发出一个连续的信号。

    这个信号模拟什么声音呢?音乐?鸟鸣?还是风声、雨声、海lang声?

    对于这个声音是什么好,争论了很长时间。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后,才有人想到了当时最流行、最深入人心,也最能代毙国人民心愿的《东方红》乐曲。现在已经无从考察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反正科学院把这个设想报国防科委和中央专委后,得到批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