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天地惊雷(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天地惊雷(六) (第3/3页)

上最不幸的时刻之一”,一面又声称“不能过高估计这次爆炸的军事意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水平,制造的先进程度,也远远超过了美、苏、英、法四个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的水平,这或许也是西方大为震惊的原因之一。

    而许多友好国家则纷纷致电祝贺,认为中国打破了美苏等大国的核垄断,是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刚一成功,中国政府即宣布: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决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在所有的有核国家中,敢于做出这种保证的,迄今为止,也仅有中国一家。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包含着极大勇气的战略智慧。

    原子弹爆炸当天夜里,张蕴钰没有睡觉,坐在收音机前,一遍遍反复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他后来说,这让他想起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阿拉默果尔地区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发出的公报,公报称:有一座装有大量烈性炸药和烟火的军火库发生了爆炸。直到20天后广岛十几万人葬身火海,阿拉默果尔的核试验才不成其为秘密。中国首次爆炸原子弹就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是中国对人类和平的重大贡献。

    空军部队的战略问题专家戴旭在他的著作《盛世狼烟》中写道:四次军事革命,都发生在近300年间,而在热兵器取代冷兵器,机械化战争取代热兵器战争和线膛武器的两次军事革命中,中国都远远落在世界后面,中国因此遭受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百年屈辱,付出了无法想象的民族牺牲,从第一次邪片战争到朝鲜战争,中**队无一不是在巨大的武器代差的情况下作战,但在世界进入核战争时代不到20年,一穷二白的中国就赶了上来,这是300年来中国唯一一次赶上世界军事革命的步伐。

    1964年6月29日、10月16日,这两个日子,是中国国防尖端技术史上的里程碑,第一个日子,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国产化的中近程导弹,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导弹及火箭运载技术,第二个日子,标志着中国突破核裂变技术,掌握了现代威力最强大的核武器。应当说1964年是中国国防力量发生根本转折的年头。中国从这一年开始,将迅速进入不受世界任何强权威胁的大国行列。

    中国对“核讹诈”的威胁刻骨铭心,那是一种比刚刚推翻的三座大山更现实更沉重的压力。中国核试验的成功,不仅把自己从沉重的核压力下解放出来,其实还有着大得多的“世界意义”: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被打破,脆弱的世界和平,从此多了一个重要的力量支撑。美苏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不久就被中、美、苏外交三角的现实所取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