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天地惊雷(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天地惊雷(三) (第2/3页)

叭地一下撞到机头上了,把驾驶舱前面的有机玻璃都撞裂了,情形很危除,机上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李旭阁乘坐的这架伊尔14飞机驾驶员没有飞过夜航,到了包头,几经折腾,天快黑了。风沙大作,无法继续夜航,他又必须当晚到北京。没办法,又让空军从北京派了一架里2飞机来接他。他到北京时已经夜里11点了,接他的人直接把报告送到周恩来那里。据说周恩来看过后,批示连夜送**、**、**、邓小平、彭真、贺龙、聂荣臻、罗瑞卿共8个人。

    当晚,**就批准了张爱萍、刘西尧的这个报告。

    10月12日,总指挥张爱萍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和张震寰、李觉等领导,带上朱光亚、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陈能宽、胡思得等科学家,分乘几辆吉普车,来到戈壁滩深处的楼兰故城游玩。领导、专家们在故城遗址残垣,以及胡杨林里尽情嬉戏,个个像孩童一样放松。他们捡拾陶片……他们追逐突然窜出来的黄羊……张爱萍亲自给他们照相……大家在干涸的古河床上野餐……

    四年前,张爱萍第一次在空中看到楼兰古城时,曾发誓不爆响第一颗原子弹,就不来楼兰。而今在”零时”到来之前,为了缓解科学家们绷得太久太紧的神经,他破天荒地食言了。

    许多年后,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胜就此写道:“他们是爆炸前三天去楼兰的,父亲这个举动有点出人意料。这也可以说是他的一个习惯。1945年他任新四军华中军区副司令,在津浦路破袭战的前夜,他顺道游览了皇藏峪。这是刘邦、项羽楚河相争的地方。司令员张鼎丞说,你这个家伙,第二天就要开战了,你还有这个雅兴。”

    王淦昌也在回忆文章中说到这件事,王老认为,张爱萍将军临危不惧,举重若轻,确实有大将气魄。

    张爱萍就是想让这些负有重大责任的科学家放松一下。

    10月14日,根据气象预报情况,经核试验委员会研究决定,爆炸时间为1964年10月16日,“零时”为16日15时。这个决定马上报告了北京的周恩来。但这个时间对参试部队还要保密,要再等一等才能宣布。

    94.会成功的,我相信一定能成功当天晚上,张爱萍、刘西尧召集核试验委员会成员开会。张爱萍让大家都想想,看还有哪些疑点。突然有人提出,最不可预料的,恐怕是“投篮”(就是把两块铀部件从弹体预留孔装进弹体中心部位),这里有个临界安全问题。因为两块铀部件合拢成整体时,已达到次临界状态,再往前走一步,一旦超临界,就会产生核反应,也就是说,提前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