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地惊雷(二) (第2/3页)
下表:“前面有一段危险弯路,我去检查一下产品箱的固定情况。”
他向车箱深处走去……
专列经过的青海、甘肃、新疆三省,都由省公安厅长亲自押运;每到两省交界处,两省的公安厅长签字画押,办理交接手续。为防止静电,沿途机车检修工人的铁锤一律换成铜锤。列车用煤,都仔细用筛子筛过,防止煤里面有采煤时遗留的雷管。沿途所有客车都为它让路,经过的高压线都要陆续断电,它过去之后再恢复供电。
为防止敌人空降破坏,兰州、玉门、西宁、包头等核工厂,以及核试验基地周围,部署了37个雷达站加强戒备。空军某歼击机师进驻导弹试验基地待命警戒。京广线以东地区的所有防空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空运铀部件和点火中子源,是由核武器研究院技术员胡仁宇和二机部保卫部副部长高伦负责押运的。这是两个最贵重也是最娇气的部分。和这样珍贵而又危险的东西在一块飞行,这可是他们二人从来没有想过的。当时还不能从西宁直飞马兰,中途停了几次。前前后后折腾了几天。在飞机上,胡仁宇晕机晕得特别厉害。那时最担心的就是铀部件发生链式反应,尽管事先作过研究,在飞机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次临界问题,但高伦认真、仔细,生怕出一点点差错,途中老让胡仁宇测量宇宙射线会不会对产品有影响,他就一次次强打精神用测量仪测量宇宙射线。
当时生产出两枚完全相同的原子弹,596-1和596-2。一枚正式试验用,一枚留作备份,万一正式的不响,再试爆备份的那枚。10月初,596-1所有部件,安全运到爆心铁塔下的地下装配间,备份的596-2开始是在乌鲁木齐待命。张爱萍等人研究后认为,得想办法隐蔽好596-2,万一不成,后面还得靠它。张蕴钰提出,苏联人对罗布泊试验场区相当熟悉,因为最早的规划设计就是他们帮助搞的,藏在这附近,恐怕不行。张爱萍站在地图前沉思良久,目光顺着铁路线游移。许久,张爱萍指着酒泉北面的一片沙漠,说:“到内蒙古额济纳境内导弹试验基地附近,找个地方藏起来,怎么样?那里便于隐蔽。”
张爱萍多次去过导弹试验基地,对那儿比较熟悉。他的意见众人均表示同意。于是,张爱萍命令载着596-2的专列,立即离开乌鲁木齐,赶往导弹试验基地附近隐蔽。
10月初,按照命令,开始进行原子弹的整体装配。地下装配间就在离铁塔不远处。
蔡抱真,时任核武器研究院总装配室副主任。他回忆道:“当时基地有几千人,但是真正亲眼看到原子弹的只有百余人,真正亲手摸过的只有一二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