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四) (第2/3页)
师和工人师傅们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张爱萍紧紧握住八级工朱师傅的手,深情地说:“谢谢同志们!谢谢你们!我们有了原子弹,应该自豪,不要流泪,应该高兴!啊?”
一张张流泪的脸,转而笑了。
90.格外细致,格外小心,格外严格为了迎接原子弹爆炸,核试验基地的各项工作尽量做到格外细致,格外小心,格外严格。
从指挥所到原子弹爆心的距离是60公里,临时抢修了一条土石公路,与其它的搓板路相比,它简直就平整得让你没话说了。可是,基地参谋长张英还不放心,60公里的路,他害怕路上有什么尖锐石子啊,铁钉子之类的东西,万一试验那天把哪辆车的车胎给扎了,就麻烦了。越想越不放心,他派工兵连和警卫连一齐出动,把这60公里的路拉网似的全部走了一遍,捡走了哪怕是指甲盖大的石子。
张爱萍认为,张英的这种担心并不多余,因为爆炸那天,万一车辆抛锚,换轮胎来不及,人给撂在这里,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就会危及生命。张爱萍还亲自坐上车,完完整整走了一遍,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1964年8月26日开始,核试验委员会组织所有进场单位和人员,进行了一次模拟条件下的预演。除了没动用真正的原子弹,其它各个环节都是真实的。这里只讲发生在主控室的一幕。
8月31日黎明,一个“仿真”原子弹从井底(地下装配间)徐徐升到地面上,装进巨大的吊篮里。张蕴钰、李觉、朱光亚等领导和专家站在不远处,密切地注视着。陈能宽一吹哨子,操作手用力按下电钮,卷扬机启动。吊篮在卷扬机的带动下,徐徐升上塔顶。有十几名技术人员在铁塔顶上严阵以待。“原子弹”在铁塔顶部的小屋里就位后,所有人员分批次撤离……
距爆心20公里的主控室,里面有很多设备。其中控制爆炸系统最为引人注目。控爆系统有三个开关k1、k2、k3,第三个开关(k3)按下之后就进入读秒,然后起爆。
主控室是最重要的地方,预演时,张爱萍、刘西尧等众多领导和专家都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