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2/3页)
里,有一个特制的大沙盘,它浓缩了核试验场区的主要设施。以铁塔为中心,周围星罗棋布摆放着各种效应物,以及测试工号。
到7月中旬,上百个测试工号已经修建完毕。1700台套仪器设备,也基本安装完了。有缩比的特大桥梁,有大型水坝,这些建筑也已经竣工。这次试验,还要投放1000多只动物。安排的测试项目主要有光学、力学、核测量三大类。一共38个项目992个测量点,其中力学19项,561个测量点;光学12项,135个测量点;核测量7项,296个测量点。这些点大部分都布置在距爆心8公里范围内。控制这次核爆炸和测试仪器的,是一套有线自动控制系统,主控站距爆心17公里,同时建立了8个分控站。各种设备仪器共有1325套。
1964年7月21日,经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了以张爱萍为书记、刘西尧为副书记、朱卿云为秘书长的**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并成立了以张爱萍为主任委员,刘西尧为副主任委员,有各参试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共68人组成的首次核试验委员会,主要成员有国防科委副秘书长张震寰、空军副司令员成钧、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核武器研制基地负责人李觉、吴际霖、朱光亚、核武器试验研究所负责人程开甲等,主要专家有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陈能宽等……
程开甲陪同张爱萍等人来到大沙盘前观看,张爱萍说:“规模不小呀。程教授,我说过吧?寡妇生儿,全靠别人。当初你两手空空,可是只用一年多的时间,就拿出这么多设备。”
程开甲佩服地笑笑:“张副总长,多亏您提醒。我们研究所依靠全国的科研力量,才这么快地完成任务,像高速相机与光学所王大珩的协作,力学方面与郑哲敏的协作,林俊德研制压力自记仪等等,都是很成功的例子。现在我真正明白了,只要全国大协作,全国一盘棋,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这次试验,外来参试单位有各总部、各军兵种、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工程学院、八一电影制片厂;二机部、公安部、中国科学院等26个单位,5000多人,共组成10个试验大队。为安全起见,指挥部和参观点往后退了一些,设在白云岗,距离爆心60公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