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八章 指日可待(四) (第1/3页)
王方定就躺在地上指挥,他几乎虚脱.但他紧紧盯着容器。容器里的光彩更加夺目,那令人惊奇的、炫丽多姿的瞬间,又一次出现了……
王方定终于笑了。
1963年12月初,王方定带领的实验小组终于捕捉到宝贵的瞬间,为原子弹点火装置研制出了理想的原料。
四个白色的小球静静地躺在特制的容器里。钱三强久久地望着它们。在他身后,何泽慧、王方定等人都神态轻松。一名年轻人突然道:“钱所长,您可是答应过,完成任务后,要请大家吃冰淇淋。”
钱三强一拍脑袋:“我是答应过,可现在是冬天,买不到冰淇淋,等夏天到了,我一定请大家!”
鉴定结果表明,王方定小组研制的点火中子源,不仅合乎要求,甚至比原设计要求更高。1963年12月28日,二机部党组向钱三强并原子能所党委发出专函祝贺。
80.这是最重要的一炮原子弹研制中,第一次出中子爆轰试验,是最后一道技术难关。
在长城脚下,包括来到青海基地后,负责爆轰的试验队打了数不清的炮,这一炮,归根结底是最重要的一炮,是正式炸响第一颗原子弹的前奏曲。中国顶尖的核科学家,都集中到青海金银滩的核武器研制基地。为了这次重要的试验,张爱萍、刘西尧也特意从北京赶来。
这次试验的弹体尺寸,是代号为596的正式试验弹的二分之一,除了没有装铀-235,其它的装置完全是一样的。因为它装有高能炸药,所以它本身是一个大炸弹,有很强的破坏力,因为还要装入点火中子源,它又有一定的放射性,安全问题不能不加以认真考虑。
把弹体从车间运往试验场,产品的保温、运送时的减震,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保温的问题,他们请裁缝师傅用羊羔皮做了个大皮套,套住主要部件。又买了40多个热水袋,打算离开恒温的车间之前,装上热水,放在部件周围。他们又找来了一对长沙发,运输时把弹体固定在上面,用于减震。
1963年12月23日,听完李觉、吴际霖和朱光亚关于准备情况的汇报,张爱萍说:“大家今晚都要早点睡觉,明天早晨谁也不准早起,一定要休息好,要用充沛的精力,迎接明天的试验。”
但在那一夜,肩负着重大使命的科学家们却都没有睡好,他们深知,这次试验太重要了。可以说,这次试验,将决定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命运。
吃过早饭,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李觉一声令下,试验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