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七章(二) (第1/3页)

    会议开始后,人们抢着发言,有的说,这次发动机试车发生重大事故,让院里很被动,东二导弹,什么时候能成功?群众望眼欲穿,很失望,意见很大!有的说,这次失败,让人对我们中国有没有能力自行研制火箭发动机,产生怀疑.还有的上纲上线,提出:失败的背后,有没有政治原因?建议追查、深挖主要责任人的政治责任!

    群情激昂,意见提了一大堆。虽然提意见的人都是中下层干部和技术人员,但代表了某些院领导的想法。

    当然,大家心里有疙瘩,有意见,但大多数人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希望东二导弹早点成功。

    聂荣臻最后发表了即席讲话,他心平气和地说,最近一段时间,新发动机老出问题,说实话,我也很着急,主席、总理、陈老总也着急。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自行研制新型导弹,如果不能成功,将对我国导弹事业产生很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是追查任新民他们的政治责任,把他挂起来,还是继续放手让他们干?……同志们,先不忙下结论,今天我给你们讲一桩小事情。你们导弹研究院建院的时候,任新民、庄逢甘两位科学家最早来报到,当时没有建好宿舍,他们找来两块铺板一搭,就住办公室。没有食堂,他们用煤油炉自己做饭,天天煮面条。我叫秘书安排他们住旅馆。任新民、庄逢甘表示:我们是调到这里来工作的,怎么能住旅馆?住办公室挺好,晚上安静,便于搞科研。一再动员,他们也没去住旅馆。这件事我听了极为感动,始终铭记。这么好的科学家如果不信任,我们还能信任谁呢?……

    讲到这里,聂荣臻有点说不下去了,他的眼睛湿润了。钱学森眼睛也湿润了。有人站起来,带头用力鼓掌。那些提意见的人,也都渐渐被感动了,先是低下头,继尔也起身鼓掌……

    那天散会后,钱学森派人告诉任新民,不用写检查了,又说聂帅说了,让他放手干,出了问题算他聂荣臻的。任新民一听,眼泪差点掉下来。

    最困难的时候,也往往是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中国的导弹事业,离真正的曙光已经很近了……

    71.他们会撑起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1963年3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终于完成。在理论设计过程中,彭桓武、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等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验证和完善理论设计,负责爆轰物理试验的王淦昌、郭永怀、陈能宽、程开甲等科学家功绩卓著。在原子弹工程上庐前延揽储存人才,原子弹工程上庐后调兵谴将出题目的钱三强,则是功莫大焉。

    设计方案完成之后,刘杰、钱三强、李觉、吴际霖等领导和科学家们在极秘密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