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七章 (第2/3页)

随着“开始”的口令,有人按下按钮,隆隆的声音由小变大,随即震耳欲聋。任新民专注地盯着高速旋转的发动机和一些相关仪器仪表……

    突然,发动机传出刺耳的声音,接着钻出浓烟和火苗。众**叫停车,人们手忙脚乱地灭火。一阵混乱之后,火终于熄灭了。但是,发动机发生烧蚀,这台凝聚了人们心血、凝聚着全院希望的发动机,显然已经损坏了。

    这不是小事情。钱学森和院里几个领导接到消息,马上赶来处理。任新民作为发动机总设计师、这次试车的现场总指挥,他作了自我批评,表示愿意接受组织上任何形式的处理。

    随后,钱学森等人赶到聂荣臻那里进行汇报,钱学森率先作了自我批评,并表示愿意承担失败的责任。近段时间,上上下下有很多反应,主要是针对专家们的,聂荣臻也陆续听到了。反应主要是,自从东风二号首发失败后,一年多过去了,需要的大型地面设备也陆续建好了,条件都满足了,可是还没拿出成功的导弹,地面试验一次次地总是不过关,问题百出,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些专家,到底行不行?甚至有人指名道姓说,钱学森到底行不行?

    聂荣臻问钱学森,是不是听到了这些议论。钱学森坦率地说,他听到了一些,人们普遍怀疑自己的科学家,目前这种情况,诸事不顺,人们怀疑也是有理由的。聂荣臻又问:“学森,你是怎么想的?”

    钱学森沉默片刻,说:“我也很苦恼。聂总,今天我说句实话,要是知道导弹这么难搞,当初我给中央的那个意见书,是不会那么轻快地递上去的。”

    聂荣臻目光炯炯望着他:“你想知难而退?”

    钱学森一笑:“不会。开弓没有回头箭。聂总,我只是觉得,压力太大了,有时真是度日如年。”

    聂荣臻动情地说:“学森,我们请你回来,就是相信你,国家已经把最机密的导弹交给你负责,这是最大的信任。你呢,一定相信国家,相信党。我希望你记住,不要怕失败,真金不怕火炼!”

    听罢聂荣臻这几句话,钱学森的眼睛湿润了。

    这次推心置腹的谈话,钱学森可以说铭心刻骨。1989年末,聂荣臻要过90岁生日的时候,已经快80岁的钱学森给聂写了一封信,又提到聂对他说过的“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信中说:“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您的鼓舞,我永远不会忘记。”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他听父亲说过,最难的时候,可能就是东风二号发射失败,重新设计的导弹,老是出问题,怎么也不过关,上上下下都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