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二) (第3/3页)
国防科委办公大楼的一间会议室里,聂荣臻召集罗瑞卿、张爱萍、刘杰、刘西尧、钱三强、李觉、朱光亚等人研究了二机部的“两年规划”,他本人同意这个规划。他说:“现在主要是如何搞响的问题,采用什么办法都行,将来再考虑装到运载工具上的问题。我个人觉得,第一颗原子弹最好在1964年炸响,最好不要拖到1965年,因为1964年是建国15周年,有纪念意义。”
罗瑞卿也说:“当然是越快越好。”
刘杰说:“两年规划是我给中央立的军令状,实现不了,我上军事法庭都没话说。”
聂荣臻说:“以后,二机部的工作我亲自管。这军令状是你刘杰立的,也是我聂荣臻立的。”
之前,导弹那一摊聂荣臻管的多,原子弹这一摊,他管的较少,这里有体制上的原因,原子弹的事,二机部有时找国防工办,有时直接上报到周恩来那里。聂荣臻作为主管科技的副总理,他提出亲自管原子弹,也在情喇中。
聂荣臻给与会者透露了一个消息:根据他关于调整国防科委办公会议成员的提议,军委马上要任命张爱萍为国防科委常务副主任,同时他的副总长还兼着,但主要精力要放到两弹上。聂荣臻吩咐张爱萍,二机部需要的科学家、干部,由他来办。
刘杰拿出了一个126人的大名单,都是李觉要的中、高级专家,需要他们尽快到青海的研制基地工作。张爱萍说:“最难的是调人,你一下子就要126个专家,而且还要人家到青海去。”
刘杰和李觉都无奈地叹口气。聂荣臻说:“再难也要调,爱萍,请你尽快协调办理。”
李觉又提出,青海金银滩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必须加快施工进度,半年内必须完工,需要大量部队和施工人员。罗瑞卿是总参谋长,他表示,调部队的事,由他来办。聂荣臻指示刘西尧,二机部需要的设备、材料等问题,由他负责。聂荣臻还指示钱三强,由他负责技术上的协作问题。
安排完毕,聂荣臻问罗瑞卿,还有什么意见。罗瑞卿说,没有什么了,今天会议的情况,我马上向中央报告。顺便向各位通报,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就要打响了,连印度都敢挑衅我们,说明我们还不够强,中国需要原子弹!
众人表情沉重地点点头。
到这时候,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又迎来了一个重要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