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四章 (第3/3页)

   梁守盘也说:“这次发射失败,给院里抹黑了,我们几个主要专家,愿意承担责任。”

    王诤劝他们想开一点,因为谁也不想失败,院里也不会追究责任。王诤还代表院里向梁守盘表示了歉意,当初差一点把他调离,日久见人心,他发现知识分子对国家、对***的感情,并不比那些所谓的老革命差。

    第二天,钱学森坐飞机赶来,他先是率领大家清理导弹残骸,然后组织力量现场分析失败的原因。梁守盘说,设计的时候,他和孙家栋都认为,这枚导弹的直径应在2.2至2.4米之间为好,结果呢,直接采用了东风一号1.65米的弹体直径,而它的长度高出了两米多,直径却没变,太细太长,很容易产生剧烈振动。钱学森认为,这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我们还是太着急了。

    一个礼拜后,他们终于找准了原因。钱学森总结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总体方案设计中,为了增加导弹的射程,仅仅在苏联导弹的基础上,加长了两米,增加了推力,而箭体结构抗振强度,却没有相应提高,导致起飞不久爆炸;二是地面试车时间不够长,太仓促。

    任新民同意钱学森的意见,他说,科学的规律是无情的,技术上没吃透,坎就迈不过去,这枚导弹搞得太匆忙了,照猫画虎,发动机也搞得太匆忙了,急于求成,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他又说:“全国人民勒紧腰带,用血汗钱堆起了这枚导弹,我们却让它失败了。聂帅指示,虽然不追查责任,但我们不是没有责任,我们对不起国家。”

    10天后,他们返回北京,风尘仆仆来聂荣臻的办公室汇报。聂荣臻说:“辛苦你们了,在戈壁滩紧紧张张工作。”

    钱学森惭愧地说:“聂老总,我们没干好,对不起国家。”

    聂荣臻说:“不能这么说。这次没干好,下一次会干好,我相信我们的专家。”

    一句话,众人的眼圈红了。

    座谈时,聂荣臻说:“从这次失败来看,必须一个型号一个型号地摸透,决不能有一点凑合,否则,偶然成了,下一次仍会出问题。东风二号试射未达到理想目的,不要泄气。天下没有试验一次就完全成功的科学家,总是通过反复试验,才能取得理想成果。一个好的科学家,必须具备成败两方面的经验。所以我听到消息后,并不感到惊讶,相反倒觉得是件好事。如果总是成功,我倒有点不放心,倒担心我们的成果是否扎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