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四章 (第1/3页)

    55.即使是失败,那是必须交的学费在东风一号导弹基础上进行改进,算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紧锣密鼓的研制、生产,终于于1962年2月底,总装完成了第一发供试验用的导弹.这种导弹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可以达到1200公里左右。这个数字听起来,是很鼓舞人心的。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导弹拉到导弹试验基地,进行全程飞行试验。

    1962年3月2日,导弹专列从北京秘密启程。导弹研究院的主要力量都随队出征,钱学森因为身体原因留在北京,任新民、梁守盘、屠守锷、黄纬禄、庄逢甘、梁思礼、孙家栋等专家,悉数出征。专列出发后,每走一站,大家都要到车厢检查一番,看温度、湿度、压力,还有什么振动位移等情况,真像是对待自己女儿出嫁一样,百般呵护。

    梁思礼是一分院自动控制室主任,他父亲便是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临出发前,他的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这枚倾注了他们心血的导弹正好可以作为孩子出生的纪念,夫妻俩商量好,如果生男孩,就叫梁凯,生女孩就叫梁旋。意思就是他们将凯旋而归。

    专列在路上跑了五天四夜,平安抵达基地。李福泽亲自到站台迎接,见了众人,他十分兴奋地说:“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把你们盼来了。我们导弹试验基地,没有导弹的日子,真是难熬啊!”他迫不及待钻进车厢,瞅了瞅导弹。

    经过一系列复杂、细致的检查,导弹拉到发射台竖了起来。它又长又细,立在发射台上随风摇摆。有人开玩笑说:“怎么像林黛玉一样,摇摇摆摆,扭扭捏捏的。”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实际上是弹性共振的表现,而弹性共振对稳定系统的影响很大。失败已现端睨,但没有人察觉。

    发射前,老是有人问:“怎么样?有没有把握?”导弹研究院从领导到技术人员都信心十足地回答:“没问题!”

    聂荣臻报中央军委同意,再次委派张爱萍亲临现场组织指挥。

    1962年3月21日9时5分,中国导弹事业又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东风二号点火升空。几公里外的敖包山一侧,科研人员神情严峻地望着导弹从他们面前飞过……但人们很快发现,刚升空导弹就有些不正常,像喝醉酒似的,先是摇摆了几下,接着又滚动起来,发动机随后起火,导弹只飞行了69秒,就坠毁在离发射台6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