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四) (第2/3页)

。还可以打一些黄羊。”

    郑维山回去后,亲自打电话到内蒙古的部队,布置他们打黄羊,并且特别说明,这些黄羊肉是保障科学家生活的,谁也不能动。

    “募捐”来的东西,比预料的要多得多。海军和北京、广州、济南、沈阳军区,慷慨解囊,价拨给了国防科研战线一批猪肉、黄豆、鱼、海带、鸡蛋、豆油等副食品,还有各种水果。在当时,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东西。

    拿到这些物品的清单,聂荣臻笑了,病也感觉轻了。有人对他说:“聂总,还是你的面子大啊!”

    聂荣臻说:“我的面子,是科学家,是尖端武器给撑着的。”

    东西一批批运来了,如何分配呢?聂荣臻把有关单位的领导叫来,说:“这不是小事,是一项政治任务。要把这些东西,以中央和军委的名义,全部分配给每个专家和技术人员。”

    他特别严肃地申明:“领导、行政工作人员一律不分。包括你们,一两也不能要!”

    也许是还不放心,他又补了一句:“我是要检查的!”

    东西很快分下去了。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当时在导弹研究院工作,她亲眼目睹了专家和技术人员领东西时的感人场面,有些人是流着眼泪排队领取的。他们得知是中央和军委特意给大家弄来的东西,更是激动不已。科学家们纷纷表示:听说主席、总理都吃白菜汤,却给我们吃肉,我们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搞出“两弹”来啊!

    本来是艰难的岁月,因为有了关怀,人们也就不觉得有多苦了。多少年过去了,甚至还要怀念它。

    聂荣臻果真派安东下去检查,在导弹研究院,刘有光政委拍着胸脯说:“要是我们领导干部分了一两,就开除我的党籍!”

    “募捐”,是那个饥饿年代的一个无奈之举,但也是一段温暖人心的插曲。“文革”中,有人批判聂荣臻走“专家路线”,说这是“科技鱼”、“科技肉”、“科技水果”、“科技豆”。而在今天,这些词汇却成了科技人员美好的回忆,一再被人提起。

    聂荣臻还给科学院张劲夫打招呼,让他想办法每周请大家聚餐一次,补充补充营养。这件事情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

    聂荣臻一直惦记着钱学森。他特意吩咐,给钱学森分半片猪肉。钱学森拒绝,说,第一,我不能要那么多;第二,家里没冰箱,也放不住。秘书说,这是聂总定的,不能不要。最后没办法,把这半片冻猪肉放到公家的冷库里,隔几天钱家的炊事员就去分割一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