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三) (第3/3页)

还给饿死了……

    李福泽固执地认为,蒋全不是拉肚子死的,他是饿死的。

    49.要是我们领导干部分了一两,就开除我的党籍应该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国家给了国防尖端部门的科研人员最高的待遇,1961年,科技人员的伙食标准是“2611”,即每月26斤粮,每餐1个馒头或粗粮窝头,1角钱干菜汤。所谓干菜,大都是晒干的白菜帮子,或者萝卜缨子之类。因为粮食定量不够,更由于副食品严重缺乏,肉类、蛋奶、水果蔬菜基本没有,营养自然跟不上,人们肚子里面普遍没有油水,致使很多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出现了浮肿、色盲等病症。当然,一般人群这种情况更严重。问题是科学家要搞科研攻关,要动脑子,他们压力很大,没有基本的营养,科研工作的效率可想而知。彭桓武有一阵子经常说:“我的脑子不好使了。”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仍然在加班加点,苦心研究。导弹研究院和核武器研究院的办公楼、资料室里,灯光时常通宵达旦地亮着。干部们心疼,劝他们,甚至是要撵他们回家休息。

    导弹研究院科学家黄纬禄,每天吃很少,但精神头儿很足。有人问他,如何对付饥饿,他说,在裤腰带上多钻两三个扣眼,肚子饿得吵闹时,就勒一勒它,再闹,就再勒,勒紧了,肚子就服贴了。

    消息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聂荣臻这里,聂荣臻十分焦虑,一时又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就连**都不吃肉了,可见国家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人民信赖***,信赖**,国家会出大乱子的,但是中国平稳渡过了最困难的时候,可见***的凝聚力是何等强!聂荣臻有一阵子住在协和医院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躺在病床上,他心里很不平静。听到来自科研单位饿着肚子攻关的汇报,他深深地感叹:“这就是我们的知识分子呀!”

    他给秘书范济生交待,让他马上去找张爱萍。张爱萍是副总长,也兼着国防科委的副主任,聂荣臻希望张爱萍和国防科委的同志,以及二机部的同志商量一下,让两个研究院的科技人员一定要劳逸结合,要想办法改善他们的生活,决不能搞坏身体。他说:“鼓足干劲争口气是可喜的,但不能拼命。否则,即使技术攻关成功了,身体也垮了,下一步怎么办?要劳逸结合,要搞个规定,还要经常检查落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