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二) (第2/3页)
了一部分,一定要严肃处理,该关的关,该判的判。
李福泽突然叹口气,摇摇头,对来人说:“算了,把人放了吧。”
栗在山说:“追回来的粮食可能的话给我们一部分,我们已经断顿了。还没追回来的就别再追了。”
公安厅的同志有些惊讶:“这怎么行?”
栗在山说:“这是我们基地党委的意见。”
李泽福也说:“老百姓不是饿急了,不会对军粮下手的,就这么办吧。”
后来公安部门把追缴的粮食给运回来一些,但诺大个基地,上万人的嘴巴,毕竟是杯水车薪,基地的断炊之苦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偏偏这个时候,方平和秦小阳的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秦小阳躺在基地医院里,没有营养品,没有细粮,只能吃“三合一”的窝窝头(粗粮、芨芨草、沙枣磨成面混合而成),她没有奶水,孩子饭得哇哇大哭。方平急眼了,直接找到李福泽,把情况说了。李福泽说:“我想想办法。”又发了句牢骚:“你说你们什么时候要孩子不好,专赶这时候。”方平苦笑一下,走了。
李福泽拿起电话,给各个单位要营养品,最后只凑到五个鸡蛋。他让人把这五个鸡蛋火速送到医院,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孩子总算活下来了。
实在没有办法,看到眼下没有发射任务,基地党委没敢报告,悄悄安排撤出了一部分人员,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回原籍也行,投亲靠友也行,总比在这饿死强。剩下的人,每日到沙漠荒原上挖骆驼刺、芨芨草,打沙枣。
弱水河两岸,茫茫荒原上,一颗又一颗沙枣树旁,聚集着士兵。士兵经过的地方,沙枣树叶没了,花没了,果没了,变成了光秃秃的树枝和树杆。大家沿着河两岸,继续奔向了又一片沙枣树。
在长城脚下17号工地的爆轰试验队,因为处在风口上,每天野外作业,冬天一来,大风一刮,很多人都冻伤了手脚和耳朵。虽然是野外作业,每人每天的伙食定量也就是九两粮食,不够年轻人一顿吃的,而且还要步行6里地去试验场。
这天,李觉来了,他来没多久,一辆吉普车停在了他们住的平房前,众人迎出来,发现来人是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陈士榘来工程兵这儿检查工作,顺便来看看爆轰试验队。
陈士榘和王淦昌、陈能宽握手时,发现他们的手冻伤了,肿得发亮。其他人基本也都有冻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