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和青年们的交流 (第3/3页)
个姓宇文的工霸,绝对是大快人心。您可能不知道,我们研究所机加车间就有工霸,现在给吓坏了。变了好多,不能说是服服帖帖,至少不像过去那样霸道了。不信您问小徐。之前总是对图纸和工艺鸡蛋里挑骨头,动不动就训斥年轻的技术员,现在真的好多了……”
“哦?我没听你们所长讲过。也不要动不动给人家戴工霸的帽子,所谓工霸,其实都是有本事的工人,听你的意思,人家能找出设计缺陷,还是有几把刷子的。技术员如果没点本事,往往要被工人们瞧不起,因为你的设计或者编制的工艺有毛病嘛。所以,对于你们这些年轻的技术人员,还是要放下身架,虚心向工人们学习。主席过去讲过‘三结合’,我一直认为没有过时,的确是企业管理的宝典。我们公司是个老企业,好多工人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理论上可能不如你们,在实际经验可比你们丰富多了”
“那是”张永笑着说,“我就因为一张工装图被人家讥笑过,认为我搞的太复杂了,那个定位工装人家用三根钢筋就解决了,既简单又实用,对我启发很大”
“是的嘛。知道自己有很多东西不懂或者不那么懂,就是真正搞懂的前提。刚才你举的这个例子非常好,公司推行精益管理,就是要消除一切浪费。但浪费往往从设计阶段就开始了,设计阶段造成的浪费是很难改正的,因为设计或者工艺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了。现在我还不敢提精益设计,但你们应当有精益的理念,每项设计,每个模具或者工装,都要考虑成本的节约。公司搞了合理化建议活动,你们几个,有没有得过奖金啊?”
“孟凡得过,还请我们组搓过一顿”张永笑着说,“我们俩都提过,但没获奖”
“提过就应当鼓励。没获奖不要紧,以后继续努力就是了。只要你用心,总会发现自己工作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是不是?我看了最近一期的奖励项目和名单,感觉到门槛有些高了,已经跟常副书记交换了意见,建议降低门槛,扩大奖励面。我希望尽快在奖励名单上看到你们的名字……哦,不光是技术口,管理口也一样。最近总经办的材料用废掉的打印纸打,这就很好。我们内部报送的材料,完全可以这样办。有人说我们这样一个百亿大厂,用废纸给总经理打印材料掉价,调什么价?这个主意是谁出的?我看应当受奖”
“是他,朱书记采纳了”陈嫣笑着指了指李志斌。
“是吗,不错不错。回去跟你们领导讲,就说我说的,给李志斌上报申请名单”陶唐哈哈一笑,“你们别以为这没多少钱,我要的是一种节约的意识!如果每个单位都这样小气起来,每年节约出几百万一点问题没有!方才小孟隐晦地讲了收入低,我完全承认,我确实在考虑给大家增加收入,但收入要靠大家一起挣回来,总部可不给我们拨款啊”
“是吗?您准备给我们涨工资了?”尤本玲惊喜道。
“是有这个打算。两个条件,一个呢,要看公司今年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第二个,要看所在单位主要工作的完成情况。我不打算搞普调,那样没有什么意义。技术口是我重点考虑的片区,机关嘛,恐怕要忍一忍了”
“啊,陶总您太偏心了”尤本玲说,“我还以为能长点工资呢”
“长工资要注意人员流向。如果大家都不愿在机关待了,我肯定会考虑机关。但现在的情况可不是这样……好,很高兴跟你们交流,今天我就是来看看小孟和小尤的新房,提前向你们表示祝贺。等你们办喜事的时候,我会封一个红包的!哈哈……”陶唐站起身,“我还有事,先走了。小李你留下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