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章骆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1章骆冲 (第2/3页)

“档次高就发不了家啦。你跟他怎么说的?”

    “我跟他说,邱林是个棒槌,不知道好歹的。而陶总刚来,正在大力整顿,留着青山在,才好有柴烧嘛。”

    “唔,他怎么说?”

    “诉苦呗。人心没尽啊。”

    “11分厂屋顶大修,没给他吧?”

    “没有。您不是叮嘱过了吗?”

    “停了他的业务,必须。这个人啊,我看要坏事。”骆冲把烟蒂狠狠掐灭在烟缸里,“前几天竟然找厂办吵架,我看真是昏了头了。他以为他是谁?”

    “跑到三号楼吵架?我怎么没听说?”

    “还不是因为饭钱的事?贾建新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最后还是被张兴武劝走的。张兴武是不会替他保密的。那件事跟咱们没关系。对了,郭涛给你们的整改通知,认真整改了吧?”

    “整改完了,报告已经写好了。我不认为有什么大问题。”

    “那不是你说了算。上面认为你有问题,没问题也会找出问题来。上面认为你没问题,天大的问题也会销声匿迹。整改报告你明天给我,不要留给邱总了。注意下报告的日期。”

    “您就放心吧。据我所知,基层分厂二级库的问题比我严重的多,郭主席总不能避重就轻吧。”

    “上面叫避重就轻?你没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基建部划给邱林?我看你这几年也过于养尊处优了。不要以为基建部置身公司主业之外就没事了,你敢保证没人盯着?敢吗?”

    “我就纳闷了。您说,陶总这是要干嘛呢?核查二级库还可以理解为盘活库存,缓解资金压力,清理脱岗人员能解决什么问题?那些人心都跑野了,回来还不是虚耗钱粮?这也罢了,把大伙儿的嘴都管住,是什么意思?听说又抖搂出废料回收的一堆烂事,前天陈建平找我问计,我哪里知道究竟?搞的大伙儿惶惶不可终日,对生产经营有什么好处?他是来抓经营的还是来办案的?您说。老廖多老实的人,多大点事儿?说免就免了,真是不可理喻。”

    “陶总怎么搞是你可以议论的吗?这种话在我这里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要到邱总跟前发牢骚。说正经的吧,一来呢,大势使然,上面隔三差五推出新规定,厂里不能不跟着走。我国的历史就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是过左就是过右,不是有个词儿叫做矫枉过正吗?反正不会在路中间走……二来呢,新官上任。总要烧上几把火,你又不是初出道,这个道理还不懂?这个当口,少言慎行吧。”

    “我不就是在老领导面前嘚瑟几句吗?除了您我跟谁说去?我来也没别的事。您还有什么吩咐?骆总,我是什么人您清楚,不管您以后直接管不管我们。您永远是我的领导。”

    “谢谢……别的也没啥了,凡事小心些好。一切按规定办吧,不要怕麻烦。另外,今年的指标你要注意一下了,我担心你利润完不成了。”

    这正是匡祖宇来此的目的之一,“骆总,年初要不是您放话,我是不会签字的。8000万收入,2000万利润,厂里又没有值得一提的大工程,怎么完嘛。邱总不太好说话,您是管指标的,您可不能放了我鸽子啊。不然,弟兄们今年算是白干了。”

    “完不成指标的不是你一家。建安公司名义上是基建部的,核算是独立核算嘛,其实这倒没什么……对了,刚才你说到清理脱岗,我知道你那里是有的,工资有没有截留?怎么处理的?”

    “满共才两个人,能留多少?当加班费发了,帐很清楚,我一分钱没要。纪委想查就查呗。”

    你小子当然看不上那点小钱。骆冲想。

    匡祖宇走后,夏敏洗澡睡觉了。骆冲回到书房里完成他每天的功课——记日记。这个习惯他从上大学就养成了,二十几年里记了二十几本厚厚的日记,差不多每年一本。每天他都要把当日的事情记下来,把自己的心情也记下来。对于陶唐剥夺了他管了好几年的基建部,他需要仔细梳理,摸清楚一把手的真正用意。脑子里想的东西如果能够流畅地写下来,那就说明撕扯清楚了,不然,就需要继续撕扯。

    显然,陶唐不信任自己。根据现在的情况,陶唐对谁也不信任,包括蹦跶的挺欢的邱林。但陶唐不可能把红星的整个班子给端了,这个他做不到,上面也不会让他这样干。原以为陶唐盯住了李珞,他已经做好了看好戏的准备,宋悦实际上就栽在了李珞手里,看似破绽重重,实际上什么都捏不住,这就是李珞。但后来发现陶唐并不准备和李珞开战,似乎瞄准了韩志勇,这也不错,韩志勇也是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