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东湖危机和解决思路 (第3/3页)
东湖机械后反而带来了麻烦。当时齐震就提醒过其中的隐患。可惜没有采纳齐震的意见。另外,市里也不允许东湖做大幅度的破产和裁员,到了东湖目前的地位,不能不顾及政府的态度。关键是东湖机械经营问题的暴露带出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再次把股权问题凸显出来。唐一为的意思很明白,绝不接受现在的形式,东湖机械不是他的,而是大家的。但魏舍刚、齐震等人却认为唐一为应为东湖机械现在的局面负主要责任。
唐一昆当然明白责任不能由老三背。真正应该负责的是自己。但没有大肆收购和兼并平泉那堆乱七八糟的企业,就没有东湖实业的今天。当时收购企业不是为了经营,而是为了其土地。转手将其迁入开发区,既享受了政策特别是税收上的优惠,又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政府建立开发区的决策,进一步巩固了政界的关系。现在拿东湖机械名下的一大堆包袱说事是不公正的,某种意义上,没有前期的收购兼并,就没有今日的东湖地产。所以,给东湖机械以现金补贴使其继续维持下去就成为了必然。但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经营遭遇寒流,东湖的现金流也出现了大问题,连带着东湖机械更加举步维艰了。
如果依着唐一昆的本意,处理东湖机械的最佳手段就是破产,但他知道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市里不会答应。所以他设计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合理的方案,利用红星公司这个大型国企来完成东湖机械卸包袱的任务。红星如果顺利搬迁,只能迁入北郊的开发区,因为开发区已经没有足以容纳红星的土地,这就必然与开发区占地第一的东湖机械发生关系了,或者是资本上的,或者是业务上的,肯定会给东湖机械问题的解决带来转机。前段时间他成功地运作了钢管厂的整体转让,就是要给市里留下这样的印象,让红星和东湖机械加强合作是双赢的局面,那样他就可能不付出巨额成本而成功实现转型。所以,他近期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尽快促使平泉市启动平泉新城规划,这是整个链条的第一个环扣。但他没想到的是变数来了,第一是红星易主,本来已经拿下的宋悦因贪腐进了大牢,前期工作算是白做了。第二是平泉易主,王一高升不算意外,陆耀祖横空杀出才是意外,按照他对政府的了解,就算平泉新城规划已通过前期论证,仍需要过陆耀祖这一关。
令唐一昆感到忧心的是,从他和陶唐数次接触看,陶唐对红星搬迁不太热心。而且,这个人不好对付,不像宋悦,花点钱就拿下了。唐一昆送出两支玫瑰花都被陶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就连金橄榄的装修都不领情。要么是他胃口太大,要么就是这个人所谋甚大,根本看不上那点蝇头小利。陶唐是必须拿下的,如果他横在那里,新城规划真的可能变为一张废纸,因为平泉市绝对供不起红星的搬迁重建。另外,陶唐跟陆耀祖的关系莫逆已经从不同渠道得到证实,陆耀祖上任后出巡的第一站就是红星,拿不下陶唐,陆耀祖那一关也不好过。当然,也可以先做陆耀祖的关系,但难度肯定比陶唐大的多。陆耀祖是市委书记,地位比陶唐那个国企一把手高的多,何况自己还有与陶唐的同学关系可资利用。想来想去,唐一昆认为,解决东湖一揽子问题,包括股权问题,最大的障碍恰恰是陶唐。
唐一昆尚未想出拿下陶唐的办法,偏偏又出了跟踪案,怎么不令他心烦意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