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二章 讨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二章 讨赏 (第2/3页)

其实对于距长安有一千多公里的江州、泉州,他根本不感兴趣。

    因为即使快马加鞭,也要跑上大半个月才能到达。

    在李世民看来,这些地方除了海产丰富以外,根本没什么大用。

    正准备答应之时,只见李泰一脸怒容道:“父皇,江州、泉州属于儿臣的封地,如今忠义伯明目张胆建造码头,置儿臣于何地,置朝廷建制于何地,这不合规矩;何况,忠义伯建船出海捕捞,这不是与民争利的行为么?”

    “再说了,泉州距长安何止千里,海货根本运不到长安就已经腐烂,忠义伯说建船是为了补充海货供应迎客楼,显然是欲盖弥彰,请父皇明鉴。”

    李泰几次三番被杨帆气得差点吐血,当然不想让杨帆好过。

    杨帆并没有恼怒,微微一笑反驳道:“殿下多虑了,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泉州虽然是殿下的封地,但也只是陛下让您代为看守而已,岂能据为私产?”

    “至于殿下说微臣捕捞海货会与民争利,更是天方夜谭;在微臣看来,捕捞海货不仅不会与民争利,反而是利国利民影响千秋万代的好事,更能增加百姓的收入……”

    杨帆滔滔不绝的向这群古人讲解了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律,严然一副传销头子的模样。

    李泰却气炸了,脸色一阵红一阵白,面庞显得狰狞,气急败坏地道:“佞臣之言,请父皇明鉴,儿臣从未把封地当成私产。”

    他害怕了!

    如果李世民真的听信了杨帆的话,这顶帽子他可背不起。

    名义上封地是自己的,但在李世民面前哪敢这样说,嫌自己命长吗?

    皇帝最怕的是什么,当然是害怕造反。

    虽然杨帆的话李世民不一定相信,但李泰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看到李泰忐忑不安的模样,再一对比杨帆那气定神闲的样子,两人高下立判。

    李世民心中暗暗一叹,作为父亲、作为皇帝,岂会因亳无根据的一句话而心生间隙。

    这个儿子还是太沉不住气了!

    摆了摆手,李世民表示自有主张,想了一会儿,转头对着杨帆说道:“朕也不是言而无信、吝啬寡恩之人,想在泉州私自建造海船、码头有违朝廷建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