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八十一章 论道浊酒与清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八十一章 论道浊酒与清酒 (第2/3页)

筛子,如果酿酒师在筛选时动手脚,把浊酒以次充好当清酒卖,最终受到影响的就是酿酒坊,轻者赔些财物就能解决,严重者可是损害招牌的。”诸葛亮直指阅卷考官的主观性,的确也是考试中难以把握公平的地方。

    蓝田听完不慌不忙,他把自己的应对法缓缓抛出,“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可以让粮食发酵的时间延长,让成酒一开始就好一些,而后可以多增加几轮筛选去杂质,一个酿酒师可能容易出错,那用十個、百个怎么样?

    即便最后连百个都能瞒天过海,端上桌的酒始终要进入客人喉咙,如果多人反馈某坛酒是浊酒以次充好,店主可以及时撤下来减少损失,然后再追究酿酒师的责任,事情不就迎刃而解了?”

    诸葛亮听得频频点头,当蓝田陈述结束的时候,他紧蹙的眉宇舒展开来,赞赏道:“子玉真是想得周全,从开始到结束全面把控,并且还有撤消问责的流程,的确是个好的酿酒法,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蓝田皱起眉。

    “你的方法虽妙,但过滤法一成不变,如果熟悉酿造配方,岂不是所有酒都变成清酒?全是这样市场就乱了。”诸葛亮神色再度凝重。

    “哈哈哈,怎么可能一成不变?每次筛选都要革新方法,每轮甄选多少坛清酒也有定数,酿酒师只能优中取优,其余的仍然只能按浊酒处理,否则就只能等下次筛选,不会出现清酒太多无法处理的局面。”蓝田轻声笑道。

    “你的酿酒法就没有缺点么?另外还有没有什么优点?”诸葛亮追问。

    蓝田回答:“缺点就是参与酿酒的粮食品类多,会大量挤占原有酿酒粮食的分量,优点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酿酒原材料足够的多,会让整个酒市场显得异常的繁荣,就像花园里那些各色的花朵,只有争相开放才有如此奇瑰的景色。”

    “此大善也,就是不知大王如何取舍。”诸葛亮微微点头。

    蓝田的论据已经说服诸葛亮,但是现在实际情况如此复杂,士族一家独大的局面短期难改变,最后的决定权在刘备手中。

    “大王不用取舍,如今市场上有三家酿酒坊,什么时候把竞争者斗倒了,再统一酿酒方法不迟,只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