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祭别 (第2/3页)
小小的纷声和骚动;但是,终究还是没有人敢于露头,指斥这种不合传统礼法的行举。因此,江畋也只是稍作迟疑,就接过了相应的器物,完成了亚献祝酒。
然后,将东海公室准备好的玉璧、玉琮、玉璜、玉圭等礼器,连同写满祝文的金版,一起投入大方鼎的火焰中。而后的终献之礼,也变成了分支的三家公室,共同进奉之。这时山上才奏起《永和之乐》。
由南海嗣君领头再拜,象征“送别先祖神灵”;完成了宗庙大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达成了正式接掌公室大权的最后一环。而后回到山下的宫庙,就是将祭祀过的祭品(如胙肉、酒)分赐的“赐胙”环节。
主要是公室近支和分家成员、诸侯藩属、世臣官属等;其中按照亲疏远近次序,以及相应封藩、官职的等级越高,赏赐越丰厚;需在宫庙外跪接,谢恩后食用,象征“分享先祖的福佑,维系君臣关系”。
也等同于,在迎请来历代先祖的注视和见证下,重申宣誓君臣大义和名分之后;宗家大祭才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由各支公室、分家,进入相应的家庙中;以次等的“少牢礼”(猪牛羊首)祭祀各自先人。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人跳出来质疑,也没有人乘机搞事;甚至就连一些明显的越俎代庖之处,亦是如此。倒让暗自有所期待和准备的江畋,略微有些失望。毕竟,这也是一个排位三六九等的过程。
待到礼成之后,其中经过当众的宣誓和祭告先祖,所奠定的宗藩位阶和封臣的等秩次序;但凡想要有所改变和调整,就得等到下一次的宗家大祭了。倘若有人敢于悖逆不顺,那就要面对宗藩法度的铁拳。
这一点,就算是上位天朝上国的宗主,大唐朝廷也不能轻易的干涉,或是无缘无故的越权插手;同样要受到宗藩法度的隐性制约。唯有“无地藩主”的京兆本家,才有资格对南海,提出相应的质疑和问责。
完成了一切之后,才是令绝大多数人,最为期待的大宴脯食;也是由先祖梁公为后世子孙,专门追加订立的一项传统。就是在大祭之后,持续五到七天的大型宴乐和游览、赏玩活动,以为招待分藩臣属。
而在这场大宴脯食之后,也就是江畋回归夷州的启程之日。作为随时主父可能归西,而继位在即的东海少君;江畋也没有更多的理由,在南海公室的治下,继续盘桓下去了。源自南海的馈礼也达到顶峰。
随着正式行驶公室主权柄的梁师磐,终日把臂同游在各种大宴小宴,赏游观览的活动上;见识了一波又一波,主动凑上来的各色闺秀娇妍、贵门妻女。江畋还是不得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他的拳拳盛情。
“那么,就且看天意如何了,”喝多了几杯外域进贡的龙膏酒,略显几分醉意熏染的江畋,信手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