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满江红 (第2/3页)
封不动的抄袭过来,岂不是徒增笑耳。
再说柳永的词他拿来送给刘妍儿也不合适,什么情啊爱啊的,回头被薛万彻和谢叔方误会了岂不自找麻烦?
略一琢磨,端木天倒是有了想法。
给刘妍儿送什么艳词之类不合适,那不如便送她一首以她爹刘世让将军为题材的词好了。
即满足了刘妍儿需求,更能隐晦的帮刘世让喊喊冤,待明年李二给刘世让平反后,他还能顺势再收割一波大唐军方好感,一举数得。
而且这首词流传开后,想必刘妍儿待在南曲内的日子,也能过得更舒心一些,不会有人再来打她的主意。
打定主意,端木天便跳下马背,命金刚取来纸墨笔砚。
他手执毛笔,在纸上一挥而就,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给抄袭了下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四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雁门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突厥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他倒也聪明,知道对岳飞这首词进行修改。
刘世让被李渊诛杀时,四十多岁,所以他把三十功名尘与土,改成了四十。
大唐自然没有什么靖康耻,连渭水之盟都还没发生,他便干脆改成了雁门耻,指的是前隋大业十一年,突厥出兵将隋炀帝困在雁门,双方进行的一场大战。
隋唐一家,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兄弟,又是儿女亲家,所以他这么改,也很合适。
至于把匈奴改成突厥,就更合情合理了。
“娘子,这首词是我赠予刘公的,还请娘子代为收下,广为传唱。”
端木天写下这首词后,他身旁的刘妍儿默读两遍后,泪水便不可抑制的淌了出来,幂篱下的香肩不断抽动。
她万万没想到,端木天竟然会写出这样一首词来。
《满江红》里那般慷慨壮烈,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瞬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