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2 谐音梗扣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12 谐音梗扣钱 (第2/3页)

的,还有端木天之前与她娘商议的印书坊。

    印书坊修建在了佃户们居住的客坊之中。

    之所以修建在客坊,是因为端木天打算从佃户家眷中招募工人,届时去印书坊做工。

    即可以给家中佃户们增加收入,也有利于增进整个端木庄的安定团结。另外印书坊建在客坊内,也不虞有安全问题。

    总之,酒精作坊与印书坊的建造都由杜如凤一力承当了,端木天与老爷子两人则闭门研究起了如何打造酒精与硫酸的蒸馏设备来。

    为了安心工作,端木天还命人去给婉娘和广阳县主、程朵儿带了话,说最近几日家中有事,待过些时日空暇了,再邀请她们来家里听故事。

    父子二人绞尽脑汁,商量着画出了各种所需器械的草图后,便立即找来工匠,开始依照图纸进行打造。

    忙乎了两日时间,端木一家却又丢下了家里的一摊子事,重新返回了长安城。

    倒不是端木天与老爷子的计划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吏部铨选的日子到了。

    虽然老爷子对于当官一事并不在乎,但架不住杜如凤的重视。

    所以在杜如凤的张罗下,一家三口齐齐放下了手头事宜,回了长安。

    端木天也很是好奇,他家老爷子究竟会被吏部塞到哪个衙门里去。

    如今的吏部尚书,可是李渊的心腹,中书令兼吏部尚书,杨恭仁。

    李渊如今对于他家老二,可是有诸多不满。

    所以自从杜如晦与房玄龄被弄出长安城后,端木天也压根不相信他家老爷子能去秦王府任职。

    事实也与他预料的一般无二。

    老爷子从吏部回来时,身上原本的圆领袍衫换成了一件深绿色官服。

    端木天顿时眉头一挑。

    吏部竟然给老爷子定了六品品级?

    “爹,你被安置了什么官职?”端木天连忙问道,一旁的杜如凤也是满脸喜色,同样关心自己夫君去哪个衙门任职。

    老爷子的心情似乎相当不错,眉头一挑,笑道:“大理寺丞。”

    大理丞,从六品上。掌分判大理寺事,正刑之轻重。

    端木天愣了下,旋即也笑了。

    这倒是有意思,老爷子竟然在大唐重操旧业了。

    唯独杜如凤,闻言却是眉头一蹙,似乎很不满意。

    “夫君,吏部为何会遣你去大理寺任职?”杜如凤犹豫了下,还是出言问道。

    老爷子笑道:“为夫倒也不知,但去大理寺任职,不也挺好?夫人为何这般发问?”

    杜如凤摇摇头:“夫君恐怕有所不知,历来大理寺中,便没有新科进士或举荐入仕的官员,直接入大理寺任职的,此乃惯例。”

    老爷子和端木天都疑惑了。

    “夫人,这是为何?”

    杜如凤叹了口气:“夫君可知大理寺司职所在?”

    老爷子微微颔首。

    这一点他自然是清楚的。

    唐朝大理寺主要负责掌刑狱案件审理。

    《大唐六典·大理寺》上记载:“大理卿之职,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以五听察其情,一曰气听,二曰色听,三曰视听,四曰声听,五曰词听。以三虑尽其理,一曰明慎,以谳疑狱,二曰哀矜,以雪冤狱,三曰公平,以鞠庶狱。凡诸百司所送案犯,罪至流、死,皆上刑部,覆于中书、门下。”

    唐朝的刑部职权范围最小,主要负责审核大理寺审判的案件。

    这倒是与与宋明清几代不同。

    换而言之,唐代的大理寺是最高司法机关,行使中央司法审判权。

    主要职责是审理中央百官以及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以及复核或者重新审判刑部移送过来的死刑和疑难案件。

    杜如凤幽幽说道:“既然夫君知道大理寺的司职所在,那便应当清楚,去大理寺任职的官员,不仅需要熟读《武德律》,还须有断案手段与经历。寻常文人,哪有这般手段?这也是为何举荐入仕的官员,不会被遣往大理寺任职的缘由。”

    听她这么一解释,端木天与老爷子立即明白了。

    大理寺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官员要会判案断案,这是基本职业技能要求。

    所以刚刚通过科举或者举荐入仕的官员,不会被派遣到大理寺任职,也很合情合理。

    否则新人一窍不通,岂不是胡乱瞎判糊涂案?

    照杜如凤这般说来,老爷子被吏部安置去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