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0章 技术硬指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0章 技术硬指标 (第3/3页)

为宇航局后续的大规模月表活动带来了很大便利,可直接投送加压月球车和居住舱等大型设备,也可支撑更多次及更长时间的月表舱外活动。

    得益于其巨大的货舱容积,可以灵活分配加压和非加压货物空间,也提供了潜在的大规模月球样品返回能力。

    这些优点并未以牺牲登月舱安全性为代价,在月表出现紧急情况需提前返航时,可利用其推进剂余量来加速升空至环月轨道。

    动力系统提供了全面的动力冗余能力,宇航局称其设计“令人信服”,这些设计在紧急情况下为宇航员提供了灵活性,并在多个阶段提高了安全性。

    该能力已经在星舰SN-15的试飞中得到了实际验证,试飞上升段一台猛禽发动机意外关机,飞控实时重新规划了飞行策略,凭借剩余的两台猛禽发动机,星舰仍然顺利着陆。

    登月飞船配备有两个气闸,可提供冗余的进出舱能力,且每个气闸均配有独立的环控生保功能,可为宇航员提供必要的紧急居留空间。

    冗余的推进剂在意外情况下可为宇航员提供大量生命支持用消耗品储备,比如分解燃料获得氧气。

    在任务可持续性上,登月飞船满足宇航局的所有要求,无需任何月表设施的情况下可提供4名宇航员的居留空间。

    货运空间和能力可在无需额外研发情况,提供月表可持续开发的能力和灵活性。

    基于与普通“星舰”的通用性,该方案直接具备了重复使用条件和能力,可大幅避免重新设计。

    这一切的优势,都来自于“登月飞船”巨大的体型。

    而巨大体型也同时带来了劣势。

    比如登月飞船需要多次连续快节奏的密集发射才能执行任务,这被宇航局认为是一项重大缺陷。

    密集发射是为了多次大规模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宇航局认为这也是一项重大风险。

    哪怕它降落到了月球上,可它的舱门距离月表高达30米!

    跟1米的那个简直是两个极端,这非常不便于宇航员进出,需配备电梯。

    一旦电梯出问题,宇航员要是在飞船里还好说,要是宇航员是刚从外边科考回来,那……就惨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