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长征九号的意义 (第2/3页)
根据计算,旅行者1号想要飞出太阳系至少还需要大约1.8万年。
不仅如此,旅行者1号的征程是一次一去不复返的旅途,所以它注定不会回来,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有机会看到它飞出太阳系了。
现在的火箭飞行器都是依靠化学动力推动的,根据计算表明,依靠化学推动人类是永远也无法离开太阳系的。
甚至别说离开太阳系了,就是离开地球都费劲。
说是“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航天发展之后,如今的人类已经能够轻松前往地球轨道”了,实际上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从原来的两家变成了三家半。
其中最开始的两家之一半死不活了,后来添加了繁星,而那半个就是埃玛隆的星际探索技术公司。
毕竟它的技术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建立在自由联邦的发达航天技术体系上,并且还是一家公司,不是独立国家。
至于“载人登陆月球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毕竟都登陆六次”了,但也只有六次,那之后的50年里人类再也没有登陆过月球。
直到现在,人类再次看到了载人登月的希望。
前段时间自由联邦的SLS火箭首飞了,现在繁星的长征九号火箭也快要首飞了。
就像几十年前的那个时期,也是两个大国要载人登月,只是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带来的结局也是一个“失败”一个“成功”。
那么现在这次……不知道是重现过往呢,还是因为技术确实发展了,大家都成功呢?
而这次的两国登月活动,又会促成什么样的新世界格局?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都想知道。
所以繁星这次长征九号首飞任务相当的重要,它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长征九号箭体巨大,原先供给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组装使用的大楼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又建了新的。
不过考虑到这玩意只用几次,没考虑过长期使用,所以采用的是模块化组建方案,这让它看起来总有种“临时使用”的感觉。
当然,这种临时的感觉也不是埃玛隆那种直接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建造不锈钢星际超级火箭,毕竟那玩意从一开始就是铁皮筒,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设备都是概念机、工程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