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享受浓浓的年味 (第2/3页)
买好肉,回到磨豆浆这边,刚好还有两个人就到她们了。
赵金枝看着来来往往,热热闹闹的人群,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这可比现代化的过年气氛好多了。
淳朴又真实的年味。
豆浆运到家是一个大工程,因为担心洒出来,所以一路上都是小心不带小心的。
到家就开始做豆腐了。赵金枝虽然不会做,但是在旁看的也是津津有味。
时不时的冒出一句,会被陈红霞嗔怪一眼。
据说做豆腐的时候不能乱说话,不然会做失败了。
赵金枝干脆就不看了,等都将烧开之后,她就拿搪瓷罐舀了一大罐,加了点白糖进去,一杯纯正的豆浆出炉。
这种事,当然少不了小崽子们。毕竟一年到头也就这个时候才能尝到一口甜津津的豆浆。
小崽子们你一口,我一口喝的别提多满足了。
有的喝完一碗还想要一碗,最后被关翠给打发走了,不然今年就别想吃到豆腐了。
下午,带上大糕和糖果去请人家帮忙写对联。
距离他们家一里多地,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是一位当了三十多年的老教授,每年过年大家都会带上一些过年的吉物去请他写对联。
赵金枝带上一盒蜂蜜,一包大糕和一包适合老人吃的绿豆糕,去请人写对联。
以前原主从来不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对于她来说,冬天没有比在家焐被窝更重要的事了。
不过现在赵金枝很享受这种忙碌过年的滋味,淳朴中浓浓的乡村情怀,大家可以暂时忘记贫穷,只想着怎样才能让这个年过的丰盛一点。
晚上吃饭的时候,陈红霞和赵大全商量打年糕的事。
赵金枝一听到年糕,耳朵就竖了起来。她喜欢吃年糕,炸年糕,炒年糕,煮年糕,怎么做都好吃。
“要不今年就算了,拢共就那么点糯米,两顿汤圆吃了也就剩不下多少了。”赵大全说。
往年一大家粮食攒在一起,打年糕倒还犯得着,现在粮食一分四份,家家都不多,犯不着费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