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九章 弃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九章 弃子 (第3/3页)

程度,梁自衍终究是调动了尹慧希和江卓组装起来的系统,真正用在了实处上。

    梁自衍已经见了很多人的秘密,这不是最下作的,却是迄今为止涉及最危险的一个。

    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展现出来的江卓在电脑前沉默,眼底流露出一点微不可察的厌倦。

    他轻声道,“有个放贷集团——实际就是前几年还在收保护费的同一批人——在这个人背后撑腰,所以他需要迫切的向高层证明自己清廉来掩盖实际情况,把张银胜这事作为呈堂证供。张银胜私下购地的企业负责人是其中一个干部的妻舅。也就是说,集团也算是那家乡镇集体企业改制投资方后实际控制人,资金辗转,那家企业的得利最终会落到他们手上。”

    梁自衍没有立刻出声,只是站在江卓身后,凝神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字符,用食指轻敲桌面。他早就有感觉,张银胜这次能“捡到便宜再吃大亏”绝非运气好或者坏。

    但是能恰巧被选中当冤大头,这确实不是什么好运气。

    这个年代互联网上还没有那么多的有效资料,但江卓能提取到如此详细线索当然不止是凭借那颗被迫漏风的脑子——他从来都不止是一个刻板的执行者,现在这个0与1的世界对他而言本就如同贪图。而梁自衍不清楚这么多,获得这些情报后,他的眼神便在昏黄的办公室灯下愈发晦暗。

    他完全不打算告诉张银胜这件事原原本本的来龙去脉。事实上,张银胜这时还在应对着未来的刁难,在短暂求助后便无暇他顾。

    在那些人眼里,空有“江湖义气”的张银胜不过是砧板上的一块腌肉,而他们得到的是一个相当可靠,却又相当危险的把柄。一方面,官员不可能没有对头,只要这个消息想办法扩散出去,对方无暇自顾,更不可能继续推进张银胜的调查;另一方面,如果要做,他们会多出一批藏在阴暗面的敌人。

    风险总是和机遇并存。

    谋划最大的利益需要最为精准的权衡。

    梁自衍本打算按照保守的计划推进。他会找机会约见这位官员,出于“互利互惠”的本质稍作提醒,点到为止,便足够让对方在短时间内慎重口粮,抽不出手来继续为难张银胜。

    再之后,他会趁着混乱妥善解决土地纠纷,甚至顺势签下一笔对枫越公司有利的项目。

    一切都安排得天衣无缝。

    然而,意外再次来得猝不及防。

    一周后,昱州市最具影响力的晨报第二版登出了一则短讯——

    【我市某局官员涉黑团伙洗钱,实名举报信曝光!】

    梁自衍盯着报纸,指节因过度用力泛白。这封举报信写得太过精准,精准到只可能来自他手里刚拿到的那份秘密——但他没给过任何人。

    两天后,最坏的答案自己送上了门。

    张银胜红着眼圈,哆嗦着把一封恐吓信放在他办公桌上。

    梁自衍没有接那封信,也没有提及自己是怎么大概猜到了这封恐吓信来自一个不是虚张声势的源头,只是直接让张银胜说他见到的情况。

    “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我当然没留名字,只是在公用电话里让报社的人……”

    多说这些事也没有用,梁自衍打断了他,“给你线索的人是谁?”

    “我、我也不知道,我发现门口塞了个信封,说……”

    “说什么?”

    “说有让我不用坐牢的办法……可是,可是我更不想死啊!!”

    张银胜的声音已经带着彻底的崩溃,他双手抱着头,指缝里是冰凉的汗水。

    梁自衍闭上了眼。

    下一秒,他睁开眼,重新浮起那副礼貌的笑容。

    “不想死不难。”

    只是方式,可能得不太一样。

    五天后,坐在家中颤颤巍巍的张银胜以“合同诈骗罪”被警方带走调查。

    揭发人是枫越公司的年轻老板梁自衍,声称自己被张银胜所欺骗让出了公司股份,这才导致损失了数量可观的大笔资金,同时也提供了直接的合同和财务流水证据,也另外说明张银胜确实私下买卖土地,而自己只是被蒙骗的投资方。

    舆论一片哗然,媒体争相报道。

    这时候的枫越公司已经打响了名头,起码整件事在圈子内泛起了不小的涟漪。不止是感慨错信他人的梁自衍走了好运借着土地案的契机拿回大部分赃款,同时也开始质疑梁自衍这个投资代理起家的运营者是否有真才实学,还是只是个穿着西装人模人样,但实际上拿着金山肆意挥霍的富二代愣头青。

    但很少有人知道,梁自衍早在案发前就安排好了律师和庭审对策,确保张银胜能得到最稳妥的“保护”。罪名成立,刑期共九年,等他从牢里出来,外界怎样都能风平浪静。

    那天夜里,接受了采访,回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梁自衍看着窗外彻夜不眠的市中心,慢慢呼出一口气。

    灯光闪烁,夜色无声地吞没了他倒映在玻璃上的影子。

    一切寂静无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