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与玛雅联合王国建交 (第2/3页)
手工业报告、贸易依赖度、亲华民意调查……,怎么没有玛雅的重点人物名单和基础设施分析报告?”
“名单需要详细了解玛雅语语音语义的语言学家来做,各个城市的贵族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外人很难接触,本城邦的小人物文化水平有限也接触不到文字和祭祀贵族才能掌握的文化知识,我们的还是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来解析玛雅的文化内容的。至于基础设施的技术分析就更难办了,当地的水利灌溉设施极为发达,道路和公共设施仅仅只是存在于城市内部,可以说高度的集中在城市内部,城市之间的道路全部都是羊肠小道级别的土路,每个城市都是文明的孤岛,一些靠近东北的遥远城邦还没有情报。这些都是不确定的情报造成的误差,这些未接触的遥远城市数据仅仅是小道消息和口口相传的信息搜集整理而成的。因为这个文明的文化认同很强,大多数部落和城市都使用相同的文字、语言、货币、度量衡、宗教和生产方式,所以看成一个独立的文明绝对没问题。又因为面积不大(相对于帝国数千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玛雅的面积小的可怜,只相当于2个河南省的面积),环境气候接近、人口密度差距不会太大,根据局部的情况推算整体的偏差不会像其他文明那样离谱。”
“好吧,这份报告勉强能在参议院糊弄一下,敦促玛雅各个城邦政治统一看来是个难题,没有运河和道路网,想建立起经济联系太难了,政治统一看来不可能靠经济统一了,这些已知的南部城市有哪一个或几个表现的对华亲善的,赤洲情报司还没有选好代理人吗?”
“由于出现了疫情,不少当地玛雅部落出现了死伤,很多部落和城市开始从亲善友好转变为惊惧怀疑,认为是我们带去了死神也为数不少。现在很难确定那些城市和大部落大部分当权者对华还保持亲善。”
“我们扶植的当地代理人和商业买办有死亡的吗?”
“病死的到没有,得益于疫苗和药品,这些代理人的预期寿命提高到了50岁以上,我们对他们的优待还是很有保障的。不过有两个买办死于运货途中的强盗抢劫,这个纯属意外,看样子要申请更多的冷兵器出口配额了,首先要保证这些合作伙伴的安全啊。”
“这些不是问题,南方的城邦很好收买。毕竟人口在那摆着,花不了多少钱。我们只需要出口农业器械和化肥就足以让几个城邦统一玛雅了,这样费时太久。看来需要有一些嗜血的祭祀和反文明的不识时务者要成为中玛建交的奠基石了。”
穿越众离开赤洲大陆的海岸线半年之后,在穿越众被救回国之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收集了足够情报的帝国政府终于推动参议院通过了在诸多对外条约中最为优待《玛雅潘条约》,中玛建交日成为了一个玛雅人世代铭记的日子,就像霓虹国铭记米国打开国门的黑船事件并作为法定节假日。
玛雅潘也是穿越众投资兴建的一座半现代化的工业城市,位于大西洋一侧的海边玛门港以南不远。相当于旧时空的美利达的这个城市距离此时的玛雅最大城市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