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一群鲁滨逊的奋斗 (第2/3页)
简单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就这么建立起来了。财大气粗的穿越众给予每个海员和保镖很高的奖励和承诺,归国之后每人都可以免费进大学,晚上还能加入穿越众家庭内部的篝火晚会,学习超越时代的思维和知识的机会可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海员们和保镖们虽然不知穿越众是帝国创建者,是帝国的顶级贵族,但是知道这十几个人和他们的家属都不是一般人,谈吐和习惯都异于常人,能够和明显是贵族的大人物学习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的大造化。
每天晚上分成十几个篝火堆的‘沙滩大学’总是排的满满的,白天虽然也有人和李基等人套近乎,不断的找他们提问和讨论,但是他们都推到了晚上集中起来解决,那些组队离开营地捕鱼和采猎的人也是自觉的和不同篝火堆的人搭配起来,工作时还能相互交换夜间学到的东西。吴祈虽然只带了3个家属,但是抢救病人和伤员时的情景给了海员和保镖们很深的印象,做手术行云流水,缝合伤口的速度快的简直看不清,发明的鱼皮半透膜防止感染的效果更是惊人,看到这种神迹一般的技术,那个正常思维的人不想学到手?孙昌的厨艺更是绝顶的高级,各种闻所未闻的菜式就靠着这简单的海产和原料置办了出来。简直和那些贵族都要提前一年定位子还进不去的顶级餐厅大厨差不多,随便学个一两样就能作为传家立业秘技子孙几代享用不尽了。
就是不怎么显眼刘欣和搞金融的陈冠先搞出了一个面面俱到的分配制度也受到了粉丝的追捧,吃大锅饭显然不是穿越众的风格。那么根据需求和供给,用做了特殊记号的牛皮皮带这种不可能制造材料搞出来的货币来经行市场化和交易就成了神技。刚刚接触到自由市场没过多少年的人自然难以理解这种信用创造。
这些原本随身携带的钞票和硬币都被作废了,买不到任何东西,因为本来就没多少,船上的钱和会计都沉到了海底,贴身物品有多少现金?这么点钱集中起来还不一定能买得到一个鱼叉。逃难般的到了新环境自然要从实际出发,先过上几天集体生活和平均分配的日子。一旦产品出现的剩余,搞惯了市场经济的刘欣和陈冠先就动起了脑筋。
生产工具首先被掌握了仓库的刘欣宣布私有化了,他出价三百条鱼干从其他人手中买下这些鱼叉和渔船的在所有人手里的所有权份额。也就是每个营地成员都多了两条鱼干记载在账上,然后宣布低价租给专业捕鱼的几个效率很高的海员。然后用那些用不上的皮带加工成的一段段的方形‘皮币’作为标准货币用来做钱,在仓库门口开了一个摊子收购各种产品然后出兑各种库存。到了晚上,这个摊子异常的热闹。忙了一天的人拿着各种收获物到这里换皮币。然后用皮币到孙昌这个食堂主管那里换取食物或者摊子上其他的货物。
原本那些属于全体营地成员所有的库存鱼干和其他杂物也被刘欣折换成皮币按人头发了下去,只要能换到属于自己的鱼干和那份库存的杂物,众人也没有损失,自然就没人反对了。而掌握了商品定价权的刘欣和陈冠先、孙昌联合起来,垄断了价格,用比较低的价格收购渔获和海产等第一产业产物,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穿越众自己生产的渔网、碗筷、修补船只的木料等第二产业产品和鲜美食品与大餐、篝火晚会和讲座等第三产业服务。很快,穿越众就成为了拥有大量皮币的富人。将手中的皮币以较低的利息借给需要购买货物的‘穷人’。一旦穿越众将皮币储藏起来,而不是借给‘穷人’花掉。皮币在市面上就会急速减少,很快就出现了通货紧缩,东西越来越卖不上价,‘穷人’的‘钱’越来越少,而‘富人’的皮币购买力越来越高了。为了得到钱维持生产和生活,‘穷人’不得不同意以更高的利息借钱,资金借贷成本一高,愿意借钱出来的富人就多了,市面上流通的‘皮币’突然增加,一下子物价暴涨,通货膨胀又来了。
在等待救援的两个月内,穿越众给所有营地成员上了大概四十多个课时的标准课(一个课时45分钟),让所有人体会三次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聚敛了至少7000多条鱼干的剩余财富和价值五千龙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