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8章 东亚一体化攻略(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8章 东亚一体化攻略(下) (第2/3页)

步步诱导实现的,这两个殖民地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使命。是时候成为帝国的一部分了。穿越众控制下的帝国可不会犯英国那样的错误。将近在咫尺的殖民地统治几百年之后还融合不进来的那么脑残。

    至于同在东亚的金国和辽国早就不是问题了,长时间的移民和混居,只有几十万人的女真人分散居住在建国后迁入的数百万汉民中几乎翻不起多少大浪,几百万辽国的游牧民族失去了南京道这块最发达的地区之后过着祖先那样的游牧生活造就受够了,能不付出代价就白白过上帝国公民的生活自然毫无阻力。

    过去几十年间北方五国中汉化最严重的不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和群岛半岛民族,而是佛教最兴旺发达的高昌回鹘,这里的交流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几国。汉地的佛教全部都是通过控制着丝绸之路的高昌境内诸多城市传入的,佛教的过去和物质财富最大的瑰宝――石窟就在高昌境内。每年申请进入高昌交流的高僧就有数千,加上随从和数十倍于此数的商旅。从双边交流的数量和质量上就稳稳地压制其余四国了。相对于其他四国只有金属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的窘境,高昌还拥有极为发达的轻工业和商业资源,作为西北最重要的棉花产地和初加工基地,穿越众在高昌的投资一直是其余诸国的总和。

    除了环境治理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之外就是高昌拥有后世都知道的丰富能源资源,太阳能、天然气、石油、煤炭的产量惊人,非常有利于穿越众发展各种高耗能的工业,比如电解铝和化肥。

    高昌还具备极大的战略价值,是控制整个以葱岭为中心方圆五千里的关键区域,这里可以养活的人口是其他地区的好几倍。其生态承载能力远远超过脆弱的青藏高原和寒冷荒芜的西伯利亚几十倍。特别是北疆的那些夹在诸多山脉之间的绿sè河谷和迎风坡的山麓水草丰美,可以轻易养活超过2000万的头牲畜。

    过去属于高昌的领地基本都属于人烟罕至的沙漠边缘绿洲和内流河冲积扇,从祁连山进入高昌之后,几乎满目的戈壁和荒漠很难找到一点绿sè。高昌的jing华几乎都在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河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北部绿洲城市,现在得到了西北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的大片牧场和优质可耕地自然国力大增,成为了帝国农业资本投资一片新热土。

    高昌上下的jing英都拜倒在以前从未大规模接触的华夏文明中,从分餐制到jing美绝伦的生活器具设施,大批留学生以佛教交流的名义加塞进了西北诸多院校,接受洗脑之后归国的jing英们自然无视了高昌回鹘君主可汗毗伽布的斤这个老不死的权利了,他和高层少数几个人的利益怎么能大过全体高昌国民的权利。不少高昌中产阶级和基层官员都赞成加入帝国,这种舆论一直就在高昌国内酝酿,相比ri本、高丽的突然和辽、金的无奈顺势,高昌加入帝国的过程最为顺利。

    在故宋的时候,高昌就无比向往中原王朝,如今一切都准备就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