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解决好搞定的喀喇汗国 (第2/3页)
。地盘虽大但是只能在进入石油时代才能有一点价值的中亚地区一直都是被排在攻略名单最后的位置上的。
可惜喀喇汗国自己作死,在1953年抢劫了一批数量巨大的马队财物,一个阿赫马德的封臣,在距离边境20公里的一条从蒙古过来的商道上抢劫了一只400人的商队,这只商队正是控制过蒙古的赵龙曾经秘密派遣到遥远的西北地区探险的北极探险队成员察合台在蒙古西部乃蛮人部落中招募护卫组成的西征先遣队。队员中只有察合台一个人是掌管着密码本和军用地图的核心成员,其他人都是雇佣来幌子和护卫。
察合台好不容易在经历了30多次深入喀喇汗国贸易后才搜集到的情报就在快要完成的最后一次任务中栽了,可是就是这次完美的西征先遣队计划在快要完成时被喀喇汗国的贪心贵族破坏之后,华夏帝国才得到了这个更加难得的接口封锁喀喇汗国。
察合台的死是一个秘密,也是穿越众希望的秘密,那么他就是一个永远的秘密。
再被放走的蒙古商队护卫成员中有一个机灵的老油条乘**走的察合台藏在靴子中的密码筒和丝绸包裹的地图册之后就在回去的路上被安排好的情报人员处理了。
有了完美准备的帝国以有心算无心的前提下,灭掉一个被贸易封锁到几乎快要崩溃的国家简直不要太容易。这个不靠海的纯内陆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最需要的产品不是粮食或者布匹之类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提供的商品,而是每个游牧民族都需要的铁制品、茶叶和药品。
几年前,签订**贸易协定的喀喇汗国在大量帝国物美价廉的货物的洗礼下失去了海量的金银和工商业产能,被秒杀的手工业和ri益壮大的皮革、羊毛、矿石等出口原材料产业成为了喀喇汗国的新产业格局,这种高度依赖帝国订单的初级经济成为各个地方封建主新财源,也成为了帝国能轻易通过贸易封锁摧毁其抵抗能力的前提。
试问一下,一个连粗制滥造的箭头都无法自主生产的国家怎么能抵抗拥有空军的近代化国家?
可怜兮兮的突厥权贵们一下子就被剥夺了一切财产和权利,成为新占领这块土地的主人的俘虏。这些养尊处优的权贵如果不是彻底的亲华派和与国内穿越众或合作伙伴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基本都被判处遥遥无期的苦役和绞刑。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强盗和战争犯。
当年败于塞尔柱的西喀喇汗国实际上早就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