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环阿拉伯海经济区 (第2/3页)
惧。亚喀巴被攻陷之后,十字军一路向南,一度攻陷了圣地麦加西部出海口的重镇――廷布。向东的扩张则受到了马立克沙的高度重视。
当年穿越众因为救活了塞尔柱的君主马立克沙而获得了大量的优待,避免了塞尔柱陷入分裂和内讧,又不断的通过外交和经济合作强化王权,帮助马立克沙zhong yāng集权,从而在塞尔柱获得了大量的特权和租借地。这些地方成为了走私物资到塞尔柱敌国的最好掩护场所,成为了十字军军队物资来源的重要中转站。但是深得制衡之道的持有者更加积极的出售军火和物资给更富裕的塞尔柱和法蒂玛,做了一回吃了上家吃下家的无良国际军火商。
在宗教的激烈意识形态冲突下,交战双方几乎打出了狗脑子,帝国出口的军火和物资等于是火上浇油的巨大鼓风机和化油器。双方的战争规模也比历史上要大得多。不光是使用了大量先进的装备和军火,参战的人员数量也屡创新高。这些东西的来源无疑来自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量中东与中国的大量直接贸易带来的利润和财富吸引力。
十字军国家为了获得直接帝国贸易的出海口,突破塞尔柱在东方贸易陆地上线路上的封锁和法蒂玛在红海中的海上封锁,几乎使用的吃nǎi的力气。
交战双方虽然得到了财富和贸易源源不断的输血和支持,但是战场就像一个血肉磨盘,不断的消耗双方的战争潜力和资源潜力。所罗门伯国的诸多犹太人通过经营十字军国家的海关、承办包税权和承销战争债券,得到了大量的特权、土地、人口和财富。成为了帝国西方的合作伙伴中最富的流油的势力。
到了帝国在红海西南部建立了苏丹港时候,十字军彻底的占领了廷布,并且开通了直接航行到苏丹港的航线。在帝国和塞尔柱的强力干预下,十字军停止了对法蒂玛控制下的麦加麦地那的攻势,签订了一个三年期限的停战协定。
虽然大量的士兵和民夫都是在教皇和修道院教士们的蛊惑下不远前来寻找升上天国和居住在地上天国耶路撒冷的机会,但是千里征战只为财这句话用来形容十字军封建主一点都没错。
整个阿拉伯沿岸地区的社会矛盾从伊斯兰内部的诸国斗争变成了华夏帝国控制的伊斯兰两个大国和十字军诸国之间的斗争。很多骑士和低级贵族都在一次次战役中获得了罗马教廷认可的战功,成为了新征服地区符合教法的高级贵族。不少新晋子爵和男爵得到的封地产出的效益比本国那寒冷cháo湿的老家要高出十倍。
这种相对于可怜老家的那点实物地租收入高得多的收入吸引力极大,自从直航的港口打开之后,垄断地中海航运的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就急坏了。百年后鼓动西欧封建主进攻同样信奉天主的君士坦丁堡的商人提前感受到了强大的竞争带来的厄运。大量的低级贵族和破产农户被欧洲封建主们运输到中东散布主的荣光。随之而来的就是富裕起来的封建主和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