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吐蕃和天竺的宿命 (第2/3页)
奴隶和平民暴动遍及全境。自此**地区陷入了漫长的**局面,社会缓慢地向封建制度发展。直至公元120多年前,佛教才在一些新兴封建主的扶植下逐渐复兴,并形成了许多教派和教派支系。主要有刚刚形成不久的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另外还有几个小派。藏史学家把共和历1828年(耶诞978年)以后,佛教再度兴起,形成教派,称为佛教发展史上的后弘期。至此,一种具有**地区特sè的佛教(亦称藏传佛教或喇嘛教)形成,苯教再也无力与它抗争了。
“现在也就是佛教这些支派在高原传播,的确很难统一,也没有必要统一这些教派,只要他们专注jing神文明建设,对其手段也只需要仅仅局限于艺术和建筑技术的教育领域了。我们的目标是彻底收获当地那些头人、奴隶主手中的各种权利,把他们变成普通的公民和资本家。废除奴隶制是必须的,就像我们坚持废除和我们价值观冲突的印度种姓制度一样。
在我看来,高原的居民只有两件事,一件就是追求活的更好,一件就是追求让其他人活的更好。在生产力极低的奴隶制社会,我看不出和他们和原始社会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佛教带去的jing神和文化让民众更加情绪稳定看淡生死。”
“他们(高原上的世俗高层和宗教高层)都是追求更多权力财富和地盘的,境界往往比很多文盲一般的狂信徒更低,根本看不清现实和自己到底要什么。他们很多人还停留在yu界,和那些不问世事或关心民众疾苦的高僧差远了。我们难道还用得到依靠这些俗人来巩固统治吗?”刘蛟问道。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嘛,jing神文明建设就让那些高僧大德负责,物质文明就由那些物yu横流的俗人来负责。我们不能光给头人们带去失去的空虚和仇恨,还要给他们带去得到的满足和感激嘛。一个个奴隶主被技术和繁荣带来的财富和高品质生活侵蚀之后,当失去比死亡更可怕的时候有谁能和我们叫板?十年之内搞定这些奴隶主有问题吗?”赵守忠问道。
“你真是深得穿鞋论的jing髓啊。当这些奴隶主从光脚的变成穿鞋的,他们就很难放弃和我们的紧密经济联系了。那些不过一村一镇的主权也轻而易举的收回,哪里用得了十年。北印度收归我们之前,高原就能彻底成为后花园了。”
“我从来不相信民众眼中有什么东西可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xing媲美,也不相信有人能在这种大势面前造次。宗教不仅仅是jing神控制和zhong yāng集权的工具,也是让人充分认识自我的工具。那些反动的落后保守势力的核心分子看来就是没有充分的掌握到宗教的自我定位能力,把他们送到宗教大学去改造学习一段时间吧!
放过那些骑墙派和亲华派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免去接受帝国先进教育体系的义务,送他们的子女去各个港口开设的学校接受帝国的双语教育吧!”
“这要成为一项强制xing的政治制度吗?”刘欣问道。
“不!我们只要使用经济手段就好了,反对派直接经济封锁其地盘,让他们的领地人口全部流失,骑墙派和亲华派则采用和我们帝国内部的分级合作伙伴制度管理。贸易配额和投资配额和他们选择挂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