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7章 资本输出的必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07章 资本输出的必要 (第3/3页)

韦宗史拌着指头算到。

    “哪有这么多!一船金属制品换一船象牙有可能吗?最多一船钉子换半船白糖,半船白糖换四百根象牙了不起了。几艘船的还有可能,上了规模之后,最多只有十倍的利润嘛!”胡海辩解道。

    “你还没算印度和东玄洲等地港口投资和圈占土地所产生的价值上升所得利润呢!这些地产生意算进入,一年的利润何止40倍。”韦宗史反驳起来。

    “感情师兄只是把东印度看成一个中转站啊!这里最多就算是一个获取更多次于南洋热带出口货品的二级货物产地和货物集散地啊!怪不得一个小小的加尔各答港一年的进出口额就达到3900万之巨。

    这里最多的建筑不是工厂或者国内常见的居民房,而是仓库的原因就是帝国zhèng fu对东印度的开发战略决定的吧!”一个jing明的后辈指着码头后面成片的仓库和正在开工的仓库工地说道。

    “猜对了!但是没奖励。我胡海虽然不是真正的zhèng fu官员,但是给你们每人一个不下于8品的实权职务还是没问题的。我会把公司承包的四百多个庄园和村子分配给你们,收税权和支出的财政都由你们执掌。三年后,你们手下的居民点的发展速度只要能超过这张表上的要求,我就提拔你们到内陆的各个新开拓的贸易网点和开埠口岸做总负责人。做得好,一年捞个十万没问题,还有优先选择到帝国新开拓殖民地做总务和经办的机会(总务是次于总督一级的小型居民点军政一把抓的过渡期长官,经办是垄断一个地区某种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大买办),怎么样?”

    “胡哥哥万岁!”众多后辈们激动着喊出了统一的口号。

    “大家准备准备,明天一起吃顿饭,后天就能到各个村子去大展拳脚了。”胡海看着韦宗史等人愉快的说道。

    一周之后,感到上当受骗的众多高材生们又聚到胡海工作的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办公大楼抗议,基础设施建设极端落后,连会做菜的厨师都没有,每天吃没有油盐的饭菜简直就是受刑。收上来的税收全部都是实物,没有金银和钱币,极端缺乏建筑材料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等。胡海也只能表示自己来的时候条件更差,完全就是白手起家,商船晚来的时候很多,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众多后辈也只好急需回去吃苦和开动脑筋改善生活了。好在波罗王朝的民众看到帝国来的这些新主子很配合工作(废除劳役和各种苛捐杂税自然配合),改良的种子和新式的自制肥料让所有人起码都能吃上饱饭。油盐少点无所谓,关键是卫生条件在帝国入驻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这些大学生不说有洁癖,起码知道修建每个村子都需要的公共厕所和化粪池,推广饮用水过滤塔和防治寄生虫。在居民区内大量种植有防虫作用的植物和填平滋生蚊蝇的垃圾污水坑。疟疾、霍乱、伤寒等地方病基本被消灭绝大部分,极大的提高了劳动者的寿命和有效劳动时间。变相的增加了劳动力和消费者。

    一年之后,喜马拉雅山麓传来战讯的时候,横河三角洲一带的众多洪水肆虐的村庄和荒地早已被开发成丰饶的农庄,仓库里堆满了稻米和各种油脂等农副产品,大量的农民有闲钱之后购买力加尔各答新开的纺织厂出产的棉布和各种工业品。大量内河航运专用的船只也准备齐全,成为三角洲地区的主流运输工具,只要一声令下,农闲季节的时候,这些船都能为北方战事运输海量的物资和劳动力。

    一封求救信也随着战讯传到韦宗史的书桌上,初中的老同学竟然写信来求教。浙西地区的同乡会把校友名单分发给所有离开国境的校友的确起到了大作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