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保险和房地产 (第2/3页)
协议一签,他家那300亩水田就是铁板钉钉的归你家了,只不过要在一年以后才能在官府登记到你名下。你家的那2000亩旱地也是很有潜力的,说不定哪天有人看上了,办加工厂,你就发了。”
“少废话,我那里鸟不生蛋,离最近的市镇都有三里路,谁会到那么远的地方开工厂?”
“这个可说不准,你没看到新京一天一个样嘛,我一个月没来都认不出江边的码头有多少是新建的了。”“反正我那块不靠水的旱地也不可能建码头,离城市又远,不可能做工业用地,周围都是荒芜的沼泽芦苇盐碱地,有一点肥力的好地都是零零散散的,没人气的很。”“……
三个月后吴家的保险公司就在穿越众的推动下提前上市了,所有报纸一起公开报道这个新兴行业的运作机制,利用所有投保人保费的钱建立一个在保障小概率事件导致的生命财产减少损失的机制。吴家的吴氏保险作为第一家上市的保险公司,得到了一次免费的宣传机会,一夜之间就和四十多家大银行和运输行建立了合作机制。一下子让20的流通股股价涨到了发行价10元的8倍多。为了防止出现保险业的危机,穿越众的辰基金融集团旗下又多了一家再保险公司,专门针对新开的诸多中小保险公司的大额保单和小额保单合并打包的大单。
暴富的吴家竟然直接在吴淞江出海口的沿着东面河岸数公里的土地上兴建码头和仓库,一口气花了200万在囤积土地上的投资一下子就翻了十倍。当水泥路修通之后,周边的土地全部都增加了数倍的价值。提前近一千年,浦东开发区就出现了,得到穿越众大力支持的新区全部都建在沿着长江南岸和吴淞江下游两岸的土地展开。
吴家在大量的置换土地之后,一下子成为了诸多吃亏的交易对手眼中的神灵,原本认为吴家要家道中落的全部都感叹自己走眼了。
总共2千万的荒地和旱地农业土地全部都划为待开发的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偏远的地方也都成为了规划的公园和停车场地。工业几乎全部都搬到长江沿岸的南岸工业区,为了处理污水和废渣在最东边的开发区尽头才建设了一个远离居民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厂。实在无法焚烧的就运到制砖厂做成花园和填平水塘沼泽的填埋物。
吴家一下子就在短短一年之内从一个小有资产的富人变成了帝国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的巨头,拿下了整个华东30的保险市场份额和2万公顷的储备土地,成为了占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