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东方甜岛的大亨(下) (第2/3页)
笔高风险的信用贷款,本来没有在贷审会提过。但是接待包总的银行大堂经理就是新任行长的心腹,将这个事情汇报之后,新行长马上就为了和辰基旗下的东夷岛开发公司搞好关系,作为关联企业和互为最大合作伙伴的双方自然没有为难包总这个合作伙伴的动机。
拿到支票的包总看到了让他眼花的数字,不是自己财产抵押加信用贷款总数400万的支票,而是一张高达1000万的新的东方兴业银行支票。银行对包总的解释就是顶头上司――辰基银行的负责人陈冠先总长大人看中包总的闯劲,为了千金买马骨的效用和鼓励东夷岛开发,特批了这笔千万元的贷款,按照最低的利息7%来算。
十年定期存款利率就有6.8%的辰基银行可谓几乎免息的贷款给了包松辉这笔钱。
有钱了的包松辉拿着支票直接回了一趟福建,在曾今提点了自己经营蔗糖产业的恩公,那个主管销售移民需求的建材和生活消费品的王建同的指导下购买了最先进的大型蒸馏和过滤设备,准备开设一家樟脑工厂,然后将家里的白糖产量提高十倍(甘蔗汁出来的原糖还有大量sè素和杂质,所以是棕sè的,价格只有白糖的一半,为了多赚点钱自然要将红糖全部脱sè为白糖了)。
王建同告诉包松辉,这个樟脑就是辰基公司下属的化工体系急需的重要化工原料,利润很大,一根70个立方的老樟树主干可以生产1个立方的樟脑。老家临江的一个亲戚就是江南化工的一个头头,每天急得要死,总是在各地求购樟脑,王建同打听到东夷岛有很多樟树,就希望包松辉这个做榨糖的新开一家樟脑厂帮帮老家的亲戚解决燃眉之急。
包松辉对恩公的话简直就是言听计从,自从听从王建同的话,水稻和豆子改种甘蔗之后,家里的生意就ri渐红火起来。前三年去时服从移民部门的管理种了水稻,没想到三季稻一年收获竟然达到亩产1000斤,存够了口粮,将余粮卖掉之后还清了移民费用和土地购买和住房购买贷款,到第四年就该种耗水耗肥的甘蔗,没想到利润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