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0章 海运规模成本和船舶产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0章 海运规模成本和船舶产能 (第2/3页)

基本形成包括科研、设计、生产、配套、修理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已知所有船舶品种的能力,小到100吨级渔船,大到3000吨级飞剪船的巨型商船都能具备全球最大产能和最低成本、价格的优势。

    帝国有各种规模的造修船和配套企业200家,职工5万多人,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职工数2万人。全国有千吨级以上干船坞10座、浮船坞3座、船台18座,造船能力3万吨。

    到了1941年(以后都用共和历)。华夏帝国最大的造船厂――新京宝山造船厂正式完工。这家船厂就是穿越众建设的海洋集团下属船舶集团旗下最大的造船公司,建国后接受帝国zhèng fu注资扩建(国有股达到49%)。这家船厂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达到万吨产能的大型船厂。该厂有2座船坞,1号船坞能建设5000吨大型全钢制现代巡洋舰,是世界最大的船坞,2号船坞适于建造3000吨级飞剪船和各种大型船舶。两大船坞各配置30吨龙门起重机一台。

    这家倾注了穿越众心血的船厂拥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设备和几乎全部种类的现代造船需要的重型机械。

    ――――――――――――――――――――――――――――――――――――――――――――――――――

    李基挥舞着手中的计划书“我们需要蒸汽动力螺旋桨推进的大型船舶吗?当然需要,但不是现在。我们的钢铁产量和宏观经济都没有达到这种船的普及时最低标准。就像一个土地没有300亩的地主用不上大型农用机械一样,小型农机就足够了。

    千吨级铆接全钢蒸汽船用来做战舰简直就是糟蹋材料。这种船在这个时代最适合做移动要塞。商用的木质飞剪船就足够了,我们全面进入工业化,社会科技水平普遍达到蒸汽时代在来做全钢的蒸汽动力船吧。一个国家富余资本没有达到千亿公斤粮食的购买力之前,搞重型机械和大型船舶工业简直就是自杀。不是说我们没有技术、也不是说没有钱,造个一两艘玩玩没问题,大规模就很容易破产的。你造太多出来到报废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李基对李飞这个建议建造88舰队的巨舰大炮信奉者吐槽道

    “虽然横渡太平洋只需要12天的飞剪船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奇迹了,但是征途是大海的你怎么可以容忍这种小船作为你的座驾?根据你的身家,起步起码要达到泰坦尼克号级别的吧!”

    “老白你就别调侃小飞飞了,他就是到海上颠簸的命,你们还不知道吧!这个家伙在执教海洋学院的时候偷偷乘船混到琉球群岛去考察了一次呢!他的考察见闻都还锁在帝国海洋大学(海洋书院建国后升级了)资料室里面。

    你也是的,心急什么,一个周边势力都是臣属和直辖地的荒芜群岛有什么考察的,还搞了几百页的总结。你不累啊。等到我们统一亚太后,第一岛链有什么意义?不就是我们的菜园子吗?谁还有本事抢走?”赵守忠看着李飞的脸sè都青了,毕竟不是谁的计划被别人无情的否决都能没事的,只好出言侧面安抚。

    “好了,不用多说了,你制造全钢战舰甚至舰队的计划就是和20世纪制造宇宙空天舰队的计划一样没有必要。我们虽然有技术,但是人才和配套不够,更不要说需求和时代背景了。我们搞好飞剪船物流网路就足够几十年内的需求了。等到你儿子结婚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全钢战舰的。你要不要那你那个刚刚满月的儿子起名叫李海军啊!很霸气的名字,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