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2章 高昌的衰落和中兴(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52章 高昌的衰落和中兴(下) (第1/3页)

    时间回到张博初到高昌的时候。

    “这里还是很穷啊,基本都是土做的城墙,但是麻雀内脏到很全!”张博看着这个古老而又沧桑的城市不由得感叹道。

    登高眺望,高昌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总面积约200公顷。外城墙基厚12米,高达11.5米,周长约5公里;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外围有保存完好凸出的马面。南面有三个城门,其余三面各有两个城门。有曲折的瓮城。内城在外城中间,城墙全为夯土城,宫城在最北面,外城的北墙就是宫城的北墙,内城的北墙是宫城的南墙。

    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建寺有四百年之久。寺院附近还汗多小作坊和集市。外城的东南角也有一所寺院,有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支提窟),刚刚建成没多久。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平面不规则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垒,当地叫“可汗堡”。堡内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达十五米的夯筑方形塔状建筑物后来知道那是王家寺院的佛塔;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物,是一座仿唐代官衙的宫殿。也就是高昌王的王宫。

    高昌回鹘王国时期,多种宗教并行,王室早期信奉摩尼教,后改信佛教,民众则大多皈依佛教,同时亦有不少人信奉景教,拜火教、道教、萨满教亦有信众。高昌回鹘积极发展与周边政权的关系,于辽太祖七年(913)入贡于辽。天赞三年(924),辽太祖西征,“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尽取西鄙诸部”。随后,辽于北庭置监国太师。辽圣宗于北庭筑可敦城,屯以重兵,高昌回鹘遂为辽之属邦(同时也称臣于宋),辽设高昌大王府以羁縻之。不过,高昌回鹘与宋、辽的这种臣属关系只是形式上的,而实际上仍保有du li地位。

    大宋的商旅几乎在过去的百年间,被西夏的党项人挡在遥远的东方,基本没有大型的稳定持续的商业活动,除了少数当地特sè产业基本都处于原始的纯手工阶段。

    高昌回鹘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以后,其发展起来具有西域的特点的绿洲灌溉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的生产,都已基本上摆脱了过去在漠北时期以游牧为主的内容。

    在农业生产上,放弃过去在漠北草原上的游牧生活而以经营定居的农业为主,地产五谷,产葡萄酒,在种植棉花并织成布方面有长远的传统,梧桐的树脂称为梧桐泪,可做药用及工业上金属的焊剂。在农业上利用水力,引导天山上的雪水以灌田园,造作水佑硙即水磨,便于粮食加工,因地制宜,用骆驼耕田,也有一部分畜牧业。这种分散落后的农业根本无法养活太多的人口,整个高昌的农业用地也不过100万亩,大部分都是产量很低的沙化盐碱化的漠土、绿洲土。其中80%都只能用来放牧。北方水草丰美的草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