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高昌的衰落和中兴(上) (第2/3页)
的灿烂、楼兰的神秘、焉耆的富庶、大宛的傲气、车师的繁荣、于阗的玉石和佛法加上高昌的文明。西域诸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史。
在唐灭高昌,回鹘人钻空子成为西域之主之后的二百年里,高昌就一直是回鹘的首都,西州就是高昌,所以西州回鹘也叫高昌回鹘。而今的君主就是传到第十代的毗伽布的斤可汗。
这个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是这个政权28个可汗中幸运的,他竟然统治了49年。这几乎创造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在位时间记录。
可是即使他在位时间再长也改变不了高昌衰落的命运。中原王朝的战略中心从西方和北方转移到南方是历史的必然,个人和少数民族的力量是不可能和这种顺昌逆亡的力量抗衡的。也就是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衰落只能顺从,不能反抗,否则会死的更快。
但是元祐十年的一天,一笔天降横财砸中了这个悲催的君主。张博带着数百名各辰基大院系的绘画、雕塑、摄影、建筑、设计、宗教等专业的前后辈和自己的亲友团到高昌的伯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雅尔湖百窟、胜金口石窟、以及七康湖石窟、科锡哈石窟、大桃儿沟石窟和小桃儿沟石窟等地方考古兼拷贝文物。
第一年的时间里,除了补给和采购食品、物资之外的时间,他们基本上都是呆在这些考古圣地,除了收获大量的文物和高仿临摹之外,数以十万计的素描、工笔画、微缩模型、文物分析报告几乎堆满了高昌据点的仓库。崇信佛教的高昌上下对于这种行为十分支持,毕竟财力窘困的高昌已经不能像前朝诸国一样维持庞大的建造石窟工程,基本连维护的财力人力都难以为继,要不是国家还是维持着基本的统治,这些珍贵的石窟可能早就被盗掘一空了。
对佛教史深有研究的张博虽然没有出家,但是禅宗的法号也已经给了,辰基书院佛学专业的教授就是少林寺的大师(临济宗黄龙派的高僧)给了张博一个智空的法号。
当远远不断的文稿和报告送回书院时,佛学、宗教学、艺术史、绘画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几乎高兴的累倒。光整理这些源源不断的宝物就耗去了极大的时间,甚至耽误了正常的教学。
艺术馆的馆藏几乎一夜之间增加十倍。大量珍贵的雕版印刷佛经、手抄本、粟特文等死文字佛经堆满了库房。高竞几乎就泡在库房ri夜整理图稿和修复文物。
一年之后,规模浩大的考古队满载而归。光完整的佛像就带回了四百车,壁画和各种微缩胶卷都塞满了五十多个大箱子。
在会议上,李基激动的指出张博的贡献远远大于四个师兄,这种队文明的贡献是难以复制的。高昌将是未来最重要的文化工作重心,文学院和艺术学院的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