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临潢府的巨大商机 (第2/3页)
00多吨,是上京道地区较大的绒毛、皮张集散地。全府年加工皮张50多万张,商品肉7256吨。临潢府马鹿资源丰富,拥有东北较大的养鹿场――乌兰坝林场鹿场和石棚沟林场鹿场,全府马鹿现存栏达4600多只,鹿产品深加工和马鹿饲养繁殖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和大师兄一样接手良好集团打造的基础平台的陈辉很快就在连接上京道和中京道的物流产业做出了业绩。赵龙搞定了西蒙古(上京道的中西部)和西京道,自己搞定东蒙古(临潢府附近和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和中京道,四师弟项超再搞定东京道,辽国的经济命脉就掌握在老师的手中,大宋也能高枕无忧了。
这片几乎就是草原的处女地根本就没有工业和商业,畜牧业的产出占到gdp的80%以上,极少数的农业产出连满足本地的粮食需求都困难。
当辰基集团的技术人员的先遣队到了这里之后,短短的两年时间,各个部落和城市的居民平均产值就翻了两番。原本只能贱卖的牛马都成了金子,所有的畜牧产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三倍以上,而生产资料的价格直线下跌,原本无人问津的垃圾一样的羊毛几乎等同于一半重量的布匹,羊绒更是贵的离谱,几乎和等重的铜钱一样的价格了。骆驼绒和鹿茸几乎和等重的银子一样贵。原来一小袋子黑的发苦的粗盐可以换上好的十张生牛皮,现在一张生牛皮就能换到一斤雪白的jing盐。
虽然失去了那贱价进货天价卖货的机会,但是价格差的拉近和物流的改善带来的大宗商品贸易额的提升几乎千百倍与之前的零散贸易,各个部落的产出也都能以极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铁器、农具、建材、钱币的敞开供应让所有的地区一片繁荣。
轮锯、起重机、水泥、粘土砖等生产工具和建材的跨越式革命让草原上的木匠泥瓦匠每天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但是每个工匠还是都累得吐血。因为订单增加的速度极为惊人,不少工匠的工期都排到半年以后去了。
陈辉很是忌惮早先到南京道的前辈们,那些京东西路、定州路、高阳关路出身的土豪们在边军和辽国南京道的门路很宽,势力盘根错节,在集团的支持下,其财力ri益雄厚,开始有不听指挥的苗头了,自己自从发现有几个前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