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爵位的来历和缘起 (第3/3页)
个神器可以解决所有物质层面阻碍穿越众得到人才的所有因素。比如贫穷导致的无力负担学费和劳动力流失导致的收入下降,学费有辰基商会垫付了,家庭内部的不满都会因为各种远大的预期来消除。不论谁家的孩子,只要能上学,就能得到一份远远超过现有家庭背景所能提供的就业收入。从经济层面消灭失学才是根治之法,李基提出这个计划后,几乎一个月的时间内,各大名下的院校报名的学生就多出了十倍。这让长期苦于专业人才不足的各大穿越众喜笑颜开。科举毕竟只能消化极少数学生,工作分配才是王道。有了这个作为诱饵,不怕好苗子烂在地里。
通过十年的工作,穿越众手下的人才基本实现了良xing循环,人才缺口开始逐渐减少。拥有学位的各个新朝勋贵们对企业界、学术界、教育界的感情都是发自内心的重视的偏爱。以各自姓名命名的私立学校和希望小学也在这十年中陆陆续续的出现在大宋帝国各地,真正实现的助学制度化和规模化,有别于旧朝的尊重基础教育和实用技术的风气开始形成规模。过去的儒学一家独大局面和缺乏非文学教育的格局彻底扭转,各地对会计、工程技术、工业技术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极大的推动了穿越众编写的数学和各种教材的销量。各地兴起了一股股经商、建筑、开厂开矿的热cháo,同样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极大,不差钱的各个地方的富户得知现有的技术人才基本都是辰基商会内部培养内部分配内部消化后都急眼了,因为没有人才而白白浪费的商机和市场让不少刚刚进入辰基系的边缘合作伙伴和后起资本家们痛心疾首。因此他们提前千年认识到人力资本这个概念,纷纷花费巨资兴办自己需要的专业技术学校和内部培训班。
来到11世纪的穿越众立足高远,不惜斥巨资建立基础教育体系和专业教育体系,终于到了收获丰美果实的时候了。熊家得到这个爵位也正是源于穿越众的教育战略实施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