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苦难就是学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6章 苦难就是学费 (第2/3页)

、蜡烛五百根。这些货物都明码标价,价格贴在熊家的门外,只要村民有钱就可以来买,没钱的也可以用粮食和农副产品来交换,交换比例也是货郎留下的小册子上规定好的。熊父不过只是一个看守货物的代理,一切公开后,他只需要坐在家里当一个杂货铺老板就行了。这大大缓解了家庭的困境,甚至让熊家一跃成为村中的大户人家。村民们要换货物还要巴结他这个穿越众产业中最低级、最边缘的临时工了。

    苦难的ri子自此一去不返,熊家迅速的在几个月内实现了温饱,小康的水平也在半年后的那一天实现了,货郎叔叔第三次来的时候,不光带来了货物和一点礼物,还有村中孩童可以进入辰基集团在镇上设立的学校启蒙读书的重大通知。这个被穿越众恶搞的启蒙小学起名为莲花镇希望小学,学费全免半工半读的xing质决定了这个学校的经费来源于辰基集团的拨款和高年级学生的工作创造的利润(比如糊火柴盒和一些磨练学生耐xing和动手能力的简单工作)。

    自己和几个年纪较小的弟弟妹妹全部都被母亲送到学校上学,家里的事全部都被哥哥和父亲包了,一来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二来读了书就可以干商会里各种急需的岗位工作可以挣大钱,三来最蠢的学生也能在学校的推荐下担任乡间的各种技术工作(合作社的职员和货郎)。jing明的父亲也大力支持母亲的决定,连带着劝服了五六个亲戚,让他们也把家里比较小的孩子送到镇上的学校上学。

    三年过去后,十六岁的熊俊就成为了十里八村最有名的人物,一镇上希望小学第一名的成绩被送进府城第一中学,据说出了一中的学生最次也能做乡长和辰基商会的掌柜,一年最低可以赚到500贯的是收入。这个消息传开了以后,给他提亲的媒婆把熊家刚换了没多久的门槛都踩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