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授勋仪式上的插曲(1) (第3/3页)
名无实的虚衔,仅仅只是象征所有者具有一定的荣誉和功绩,是一种用对国家做出的贡献换来的地位和特权(比如其私人名下的产业可以减免一定额度的税额,按照爵位高低减免的百分比最高不超过应缴税额的一半,对应等级的秘密档案查阅权等等一些不涉及国家主权的小特权,像什么用爵位折罪或杀人无罪之类的涉及国家司法权力的旧时代特权全部没有。)
得到爵位就意味着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上层社会,男爵爵位仅仅只是门票,公爵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几乎每个内阁大臣都有公爵爵位,只不过有的能世袭,有的不能。爵位分为三种,第一种自然是可以世袭的爵位,被民间成为纯金爵位,意思就是永不变sè或贬值。第二种就是每传一代降一等的,公爵的儿子降为侯爵,五代之后就是平民,这种爵位被称为镶金爵位,有金子的价值但是比纯金要小,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磨损消失。第三种就是只能本人享受的爵位不能传承给后人,这种终身爵位价值最小,一般仅仅只是授予有贡献但是风险不大的高级老年技术官僚,也被称为鎏金爵位,相对于前两种基本不值钱。
由于新朝的爵位没有封地,只是多领一份国库爵位津贴,基本没有什么意义。不论是否世袭还是降等爵位都按对应的等级拿钱,皇帝一年拿120万龙元津贴,一等王爵100万、二等亲王90万、三等郡王80万,公爵60到75万不等,侯爵40万到50万不等,伯爵20万到30万不等,子爵8万到16万不等,男爵1万到6万不等。这份津贴一般赶不上贵族们自己私人产业一年缴纳税赋的1%,可以说只是一份象征意义的特权。
爵位是可以累加折换的,通过不断建立功勋,得到终身爵位的百姓,可以用高级爵位折换低级镶金爵位,比如终身的公爵换一个镶金的伯爵。镶金的公爵换一个世袭的男爵。这种制度也是为了鼓励贵族们多建功立业争取提高爵位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