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产永远都是源自贪婪 (第2/3页)
费品和生活用品就是浪费,权贵股东们根本想都没有想过。手中握有大量钞票的权贵们在穿越众的引导下,将手中的的钞票投到了风险极小的国债、土地和收益率极大的朝阳产业的股票和可转债上。三司拿到皇家银行购买国债的巨款之后自然有样学样的投资基建,办起官方背景的大量贸易公司和企业,强化专卖机构等与民争利的老三招。各地掌握在穿越众手中的荒地在投入资本改良为上等良田之后,也顺利的卖给了的贪心的股东们。手中掌握的大量赚钱的制造业和贸易公司的股票,也通过新京的股票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交割给了这些股东。
表面上看,穿越众吃了大亏,损失了大量优质资产,换回了一堆不能变现的废纸。实际上,到了关键时刻,这些皇家银行的皇钞都是赵宋皇室的催命符。
高太皇太后即使没有学过现代金融知识,但是她明白负债不能大于资产的浅显道理,很明白破产的危机和后果。因此一直不同意降低准备金比例,定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低于穿越众的辰基银行准备金比例。
元祐12年的大暑,在皇帝和众多希望她死去的权贵殷切的诅咒中,高太皇太后终于死了。即使在穿越众大量保健品和羊胎素的支持下,高太皇太后还是没有挺过67岁这个生ri。
哲宗亲政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治丧,而是发布一系列人事任免和调动。原因很简单,皇帝亲政自然要将所有权力收回集中。原本在高太皇太后和众多宰辅重臣的支持下,没人敢动穿越众,现在穿越众在朝廷内部最大的后台倒了,一帮老的不能上朝的宰辅早就该回家啃老米饭了,因为高太皇太后和穿越众控制下的舆论的支持没有下台,一直占据着高位。那些底下做事的门生故吏把持着各个衙门,皇帝ri益被架空。
哲宗一看头上压制的大山一去,急于揽权,大量的许诺高官显爵给自己的亲信和被穿越众及其宰辅们排斥的低级官员(一言堂岂可容得下高级反对派),走漏风声自然不可避免(关键是时刻监视皇帝的窃听器和新研发出来的针孔监视器)。
得知哲宗要对自己动手的穿越众在半年报会议上都笑了。孩子就是孩子,连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都不清楚就敢乱来。原本在穿越众的计划中是要等到年底年关将近时才发动的总攻被迫提前了。
七月初七,一到晴天霹雳劈傻了哲宗和所有皇家银行的股东(七月初六,穿越众持有的皇家银行最后剩下的8万股约合0.4%的股票转卖给了哲宗的宠臣亲信),那就是皇钞的兑换价格从原来的20元兑换1贯铜钱跌为40元兑换一贯铜钱。消息从辰基各地的分行所更改的皇钞承兑价格公示牌上而来,穿越众控制的报纸上解释原因很简单,皇家银行发行的钞票钞本(准备金)不足,风险信用评级下调至三级甲等(四大评级公司也是穿越众控制的工具,辰基钱的评级为一级甲等,原本皇钞也是一级甲等三级一等就是不属于优质资产的次级资产了,四级就是垃圾资产)。
这个时候,皇家银行的皇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