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亏本的铸钱买卖 (第2/3页)
提点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坑冶铸钱司公事,俗称大提点身边帮办的闲杂跑腿人员而已。父亲在叔叔的劝说下倾其所有,把自己送进官场,混了七八年才混到一个八品的钱监监丞。去年投靠财大气粗的辰基银行,在没人捧场的开业初期第一个将所有身价存入辰基银行。从而引起辰基穿越众的重视,由陈冠先推荐给户部尚书苏轼,经过考察之后,被委以重任,立马升官到提点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坑冶铸钱司担当副监。要知道正职是由户部侍郎兼任的从四品高官,他可以说一飞冲天连升5级。
自从上任之后,秘密执行穿越众交给他的任务,配合穿越众将朝廷铸钱的成本抬高到无利可图的高位。穿越众安排给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大量的利用职务之便囤积铸造钱币所必须的各类物料,铜锭、锡锭、铅锭、白蜡、都在涨价。一方面趁机大量利用低廉的工业化技术生产海量的铜锭,一方面利用金融渠道倾销铜钱,除了粮食,所有的商品都涨价了2倍以上。原本可以盈利一倍的铸钱业基本上在去年的吸储行动中变成微利的产业,所有大户手中的铜钱都贬值了一半,物价因此上涨了1倍。没有多少现金的穷人没有损失,合作伙伴和友好的官员有提前收到消息,所以损失不大;损失最大的还是朝廷和不合作的地主。内藏库数百万贯的铜钱购买力缩水实际上并没有对皇族的生活产生影响,因为钱库里的钱只进不出,实际上就等于入库就销毁了。利润随着原料上涨而消失,自然钱监的各种收入和福利也大幅缩水。
一个让各大钱监的主管官员进退两难的现象出现了,原本肥的流油的职务现在面临亏损巨大被迫撤销的命运,是走是留让人为难。万一朝廷宣布撤销各大钱监,自己就压下岗;万一朝廷谕示悄悄降低铜钱含铜量,或者原料跌价,铸造铜钱的利润还可以上升到以前的水平。
现在朱大人直接上门就要裁员,这表明朝廷不愿意降低含铜量,也不愿意忍受亏损,裁撤部门的概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