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非军事领域的合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六章 非军事领域的合作 (第2/3页)

。”

    “是啊,没有小人就没有君子。没有朋党,就没有王介甫的凄凉晚景了。”

    “前几ri赵离人和开国伯到我家商谈关于修建五大民生体系的新法,那比王介甫的变法要好十倍,不用国库出一文钱,不要官员出力,不用劳民伤财,无需改变现有的官员利益分配体系。你我只要在朝堂上不反对就能拿到五千贯的沉默费,还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啊。我们第二天朝会上竟然没有一个风宪御史上奏反对,就连太皇太后听说李开国伯行动都没有异议,直接照准了。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李本华(李基自己取得字,字本华)是怎么办到的。那些不从鸡蛋里挑骨头出来就不罢休的御史们怎么都哑巴了?”

    “子瞻那,你就每天搞搞风月之事,写些上佳词作就行了,收买人心不是你的强项啊!赵离人一出马,那些御史都知道厉害了。那些惠及民生的办法谁敢反对或挑刺,第二天就会被骂死。那些个报纸可不是摆设。”

    “那李本华有这个实力吗?全国兴建五百个可以容纳五千人的两年制技术学校传授农工商谋生之技,两千个可以容纳三千人的三年制小学传授蒙学算术等常识。光是盖房子就不下百万贯,师生衣食温饱笔墨书费老师薪资每年何止百万?他能负担得起吗?”

    “那你就不知道了,我的一个远方亲戚昨ri登门就送了一份股份认购表给我,说是辰基书院牵头,各地的富户士绅都可入股学校,各个学校都是各地富户出力兴建,算是乡学,和县学算是互为补充。不用公帑一分便可大兴教化,岂不美哉?”

    “这样啊。那各地可以开设常例的流动诊所,医药下乡也是如此咯?这般收买人心,李本华不怕天家猜忌吗?”

    “你猜那份奏请裁撤厢兵和西北边军的奏章是谁让文太师上奏的?”

    “难道他不怕死吗?这么大的事也不说一声?得罪了将门还有办法躲得过去吗?”

    “谁说他要躲了?他一口气跑了五十家大大小小的京城将门和地方将门。听说每年要交换五百万贯的边防公债给他们吃利息呢。就算裁撤五十万厢军也不会动摇国本。那些都是空额,就算是他用五百万贯帮朝堂减去了那五十万空额,每年省下的军费不止五百万贯呢!他出得起,你放心。”

    “不可能,我都没听说要发公债。每年五百万的利息,就算年息两分,本金也要2500万贯,要是算一分,就是五千万贯。将门能吃下这天大的公债?”

    “国库可收不到这笔本金,也不承兑这笔公债。全部都是由辰基银行和证券公司承兑,本金是将门的支持和少量入股折算的,大概只有三百万贯的现钱收入。”

    “那本华不是净亏两千两百万贯?到时候将门要兑现债券怎么办?”

    “十年期的公债还不知道能不能挺到呢!说不定三年不到,那些公债就在市场上全卖掉了。你还不清楚本华赚钱的本事?一文钱到他手里,三年就能变成一百文。那些只知道喝兵血的废物将门怎么可能是本华的对手?我料定本华一出手,那些个将门就要灰飞烟灭。所有的债券都要在手里变成废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